第823章 进入军营

哨兵队长听到声音,快速走出来,高声喝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拓跋玉会说胡语,由他回答,“小人是石彪将军手下的士兵,有重要事向登高里将军报告。”

那队长面上一喜,连声说:“快进来,登高里将军正等着你们。”

拓跋玉缓缓转过头来,看着周山,目光中满含着敬佩之意。

之前,周山告知老宋返回军营之后,立即带领族人们前往登高里军营门前喧闹吵嚷。

拓跋玉当时听了,心中其实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然而此刻,他终于恍然大悟,彻底明白了周山这一决策背后的深意。

老宋带人如此大张旗鼓地吵闹,必然会引起登高里的注意。

而登高里最为关切的问题,莫过于拓跋玉如今的状况究竟如何。

换句话说,他迫切地想要知晓石彪有没有干掉拓跋玉?

现在老宋带人到军营门口吵闹,说明拓跋玉没有回军营,很大可能石彪已经得手。

只是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登高里还是不放心的,

他早已按捺不住,已经派遣人手前去询问了,当然永远都见不到石彪了。

此时石彪手下两个士兵来军营报告,当然急切地让他们入内,他要当面询问。

也没有心思去盘问两个士兵的身份,这就给周山和拓跋玉进到军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哨兵队长在前面带路,周山和拓跋玉跟在后面,向那座木房子走去。

却说卡隆丹增和冉元两人打马向秦中毅军营狂奔,距离不远。

秦中毅退后一百里,卡夫城外军营和他们相距只有八十里。

所以,卡隆丹增两人半个时辰就到了。

秦中毅正在营帐内处理军务,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卫兵队长焦急地禀报声:“将军!有军情!”

秦中毅心头一紧,猛地站起身来,大声问道:“何事?不要惊慌!”

那卫兵队长喘着粗气说道:

“启禀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是长番国主卡隆丹增,带着一个小孩前来求见将军!”

秦中毅腾地站起,一脸震惊,“这怎么可能,卡隆丹增怎会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小孩来我军营?”

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人十有八九是冒充的。”

此时,一旁的一名参谋开口说道:

“将军,末将曾见过卡隆丹增,不如让末将同你一同出去迎接,也好辨认一下是否确为其人。”

秦中毅点了点头,与那名参谋一同快步走出营帐。

来到营门口,只见一个老者器宇轩昂地站在那里,身旁还站着一个约莫十多岁的小男孩。

那参谋仔细端详了一番后,对秦中毅说道:“将军,此人是卡隆丹增无疑。”

秦中毅微微颔首,走上前去抱拳道:

“鄙人便是秦中毅,不知卡隆丹增大王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卡隆丹增也不废话,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秦中毅,急切地说道:

“秦将军,此乃周山太子的书信,请您过目。事态紧急,请将军快快发兵!”

秦中毅打开信,上面只有一行字:“今夜进攻布彦城外围敌人,详情问卡隆丹增。”

秦中毅这才确信,这个老者正是卡隆丹增。

只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是堂堂长番国主,怎么会替太子殿下送信?

中间一定大有蹊跷,恭敬地邀请卡隆丹增来到中军帐内,并亲自将其引至上座坐下。

双方落座后,秦中毅面色凝重地开口问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望卡隆丹增陛下详细说说。”

卡隆丹增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

听完他的叙述,秦中毅心中暗自惊叹不已。

大帅的胆略太过惊人,他一方面救拓跋玉的夫人,另一方面决定趁机攻打布彦城外围部队。

如此一来,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无论是卡夫一方,还是自己这边,谁都没有料到今晚会对布彦城的外围部队发动攻势。

这正是体现了大帅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指挥才能。

一旦胜利,就能扫清布彦城外围的障碍,使得原本被动的局面瞬间扭转,这也是攻克布彦城必须要走的一步。

实际上,自从秦中毅率领大军撤退之后,战场上呈现出一片诡异的宁静。

当然,这种平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双方的斥候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两地之间,互相侦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双方都清楚,目前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战争迹象显现出来。

秦中毅对于布彦城外敌军的兵力部署以及人员数量可谓了如指掌。

近期,他的确想攻打布彦城外围敌军部队,但麻烦的是,一旦他发动攻击,城中的守军势必会倾巢而出前来增援。

令他感到棘手的是,敌方那支装备精良的锁子甲部队实在难以对付,以己方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将其击溃。

因此,秦中毅不得不选择按兵不动,静静等待着大帅进一步的指令。

与此同时,秦中毅麾下的军队丝毫不敢懈怠。

全体将士皆枕戈待旦,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整个部队一直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听完卡隆丹增的叙述,秦中毅不敢丝毫耽搁,迅速召集手下的高级将领,包括程子昌也被紧急召唤而来。

众人齐聚一堂之后,秦中毅面色凝重介绍了情况。

众将沸腾起来,憋了这么长时间的气,今晚终于可以释放了。

秦中毅指着摆在面前的巨大舆图,开始与各位将领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紧张而热烈。

众将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地献言献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利弊之后,终于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案。

随后,诸位将领依次上前领受军令,各自转身离去,按照既定计划展开行动。

却说周山和拓跋玉到了登高里中军帐门口,解下佩刀交给守卫。

卫队长先进去通报,很快出来,对二人说:“将军在里面,让你们进去。”

拓跋玉在前,周山在后,走进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