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襄阳援军即将到达战场
李严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猛地一震,他对这个名字早有耳闻。
马超是西凉群雄马腾之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声名远扬。
更让李严感到不安的是,马超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南阳呢?
难道他是从武关一路奔袭而来的吗?那就意味着西凉已经与曹操勾结在一起了。
李严的脑海中飞速闪过这些念头,但现在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
只见马超率领着那支威震天下的西凉铁骑,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一般,直直地朝着虎贲军的方向冲杀过来。
牛金刚见状,立刻准备率军迎敌,想要与马超一决高下。
然而,李严却急忙伸手拦住了他,沉声道:
“不可!”
牛金刚有些不解地看着李严,李严面色凝重地解释道:
“刚刚我们才与曹军的骑兵进行了一场惨烈的血战。
虎贲军伤亡惨重,将士们的体力也已经消耗殆尽。
此时若是再与西凉骑兵交战,我们毫无胜算啊!”
牛金刚听了李严的话,心中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撤退。
李严见状,连忙说道:
“当务之急,是要赶紧带着幸存的将士们撤离此地。
并将这里的情况尽快汇报给叶县的黄忠将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存实力,日后再做计较。”
牛金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严的看法。
然后接着说道:
“正方将军,你率领步兵迅速撤往南侧的山林。
我则带领南阳骑兵在这里拖住西凉铁骑,为你们争取时间!”
李严有些担忧地看着牛金,但他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他向牛金抱拳一礼,然后转身带领步兵们朝着南侧的山林狂奔而去。
牛金看着李严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们能够安全撤离。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越来越近的西凉铁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高举起手中的兵器,大声喊道:
“兄弟们,随我一起拦住他们!”
然而,尽管牛金和他的南阳骑兵们拼尽全力,但他们毕竟人数有限,又经过了一场激战,体力早已不支。
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铁骑,他们渐渐处于下风。
但牛金并没有放弃,他咬紧牙关,继续指挥着骑兵们奋勇抵抗。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终究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一番血战之后,死伤惨重。
牛金带着数百骑兵匆忙撤离。
而马超显然没有过瘾,本想带兵去追,却被副将庞德拦下。
毕竟这里是南阳地界,贸然追击很有可能会中敌军的埋伏,当务之急是赶紧行军向曹操报到。
马超听完点了点头,然后率军朝着昆阳方向而去。
......原来,曹操在出征南阳之前,以朝廷的名义下令西凉的马腾和韩遂出兵相助。
并而长安的张既亲自前往天水传旨并进行游说,还许下了丰厚的利益和高官厚禄。
经过一番商议,马腾和韩遂决定双方凑齐八千骑兵,由马超和庞德率领,前往昆阳前线助阵。
就这样,马超率领着这支骑兵队伍,一路向东进发。
当他们抵达长安时,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
钟繇和张既建议马超往东走,穿过潼关,从司隶地区经过,然后抵达洛阳,再南下许都。
这样虽然会绕一些路,但路途相对安全。
然而,当马超仔细研究地图后,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近路。
这条道路是从长安往东南方向,直接穿过武关,进入南阳。
虽然这条路距离更近,但它却要经过魏延军重兵把守的南阳腹地,可谓是危险重重。
钟繇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向马超说明情况。
但马超却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坚信能够顺利通过武关道。
面对马超的坚持,钟繇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就这样,他们一路狂奔,沿途并没有攻打任何城池,幸运的是也没有遭到魏延军的攻击,便到达了博望。
在此小战一场之后,马超感觉不过瘾,便率领着骑兵往不远的昆阳奔去,到那里与曹军会师。
......
襄阳众人皆知南阳局势岌岌可危,但却无法调出一兵一卒前去支援。
霍峻、蒯良等人心急如焚,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军机营罗蒙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江东豫章前线的庞统率领着先登营和第二营的援军正在火速赶回襄阳,预计数日后即可抵达。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曙光,给襄阳城带来了一线希望。
庞统身为左军师,智谋过人,张合所率领的先登营和严颜率领的第二营一部兵力,总计万余人,实力不容小觑。
有了这支强大的援军,支援南阳应该不成问题。
得知这个消息后,襄阳的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
霍峻一方面派出斥候密切查探南阳的消息,另一方面则焦急地等待着庞统率军归来。
......
就在不久之前,海昏城外的庞统中了周瑜精心设计的诈降计!
这一计使得征南军的粮草尽数被焚,而城内的江东军则趁机成功突围。
庞统心中充满了愤怒和自责,他对自己的失误感到懊悔不已。
然而,事实已经无法挽回,庞统只能迅速采取行动,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他果断地派人前往吴县城外的主公魏延那里,请求率军前去支援。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当庞统的使者还在路上时,吴县就已被征南军迅速攻下。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庞统惊愕不已。
与此同时,庞统也收到了魏延的军令。
军令中说,豫章郡即将被安南军接管,命令庞统率军返回襄阳,并密切关注南阳的局势。
于是,心有不甘的庞统率领张合、泠苞、刘辟、严颜和鲍隆等将领以及两营的万余兵马从柴桑乘船,沿着水路踏上了返回襄阳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