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愁的书签 作品

第811章 项书记很失望

李仕山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袁学民的重点,一脸正色道:“还请袁部长指正。”

袁学民很是平和地说道:“你在谷山的情况我也听到不少,总体来说做得还算不错,算得上中规中矩吧。”

李仕山听到前半句还是笑脸,可在听到最后这个“中规中矩”,脸色微微一变。

“中规中矩”的这个评价可不是什么好词,更多的是带着一些贬义。

李仕山不由地提高了警惕。

按照道理袁学民不可能会对自己如此评价。

虽然自己和他虽然关系相处得非常不错,但如此评价怎么看都有些苛刻了。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这个评价来自于项书记口中。

也就是说,项书记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这个想法一出现在脑海里,李仕山就有些急了。

他开始仔细地回忆起这一个月以来在谷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哪一点让书记不满意了。

可是仔细地想了两遍,李仕山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啊。

袁学民看到李仕山的眼神中逐渐露出了迷茫之色,知道该揭晓答案了。

他可不是一个太喜欢绕弯子的人。

于是袁学民直接说道:“仕山啊,在我看来,你谋划得太多了,也太稳了。”

“太稳了?”李仕山已经清醒过来,对于这个词还是有些不解,于是问道:“稳一点不好吗?”

“这个稳字在别的干部身上自然是好。在面对新的环境,当然是要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袁学民先点评了这个稳字后,看着李仕山一脸正色地说道:“可是仕山啊,你不一样,你背后是有项书记的全力支持。”

“书记用的就是你的敢闯敢拼,让你去打破束缚在谷山县老百姓身上的层层枷锁。”

“你要是和别的干部一样,书记为什么不用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干部过来呢。”

李仕山被袁学民这一串问题,问得有些哑口无言。

袁学民此刻并没有给李仕山喘息的机会,接下来的问题更加尖锐。

“仕山,你是发现了谷山县的问题,为什么不直面这个问题,你在犹豫什么。”

李仕山见袁学民是在说扶贫款的事情,于是解释道:“袁部长,我这刚来,手里没人,我这是担心打草惊蛇,他们会提前销毁证据。”

袁学民并不在这个问题上和李仕山纠结,迅速转移话题,“那我们再说你另一个事情。”

“这次谷山县救灾,你为什么不出面直接指挥救灾,反而是利用赵孝荣这一层级,让市里来领导救灾。你为什么不出面。”

“你很清楚,你多耽搁几天,谷山乡里的百姓就多几天的损失。”

“你又在担心什么?”

李仕山被问得更加沉默了,袁学民最后这个问题直指自己的本心。

自己之所以不出面救灾,说直白点,就是对救灾没有把握。

他很担心李太奇会从中作梗。

如果救灾不力,自己可是要担责的。

如此大的风险存在,自己当时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保。

这也是老师经常教的,不言胜先言败。

这次“救灾”的收益非常微薄,可是失败的代价却非常地大。

这种亏本的买卖肯定不能做。

还不如选择让市里出手,这种更加稳妥的方式。

既降低了自己的风险,又能解决问题,顺便又卖给郭志鹏一个人情。

这样的处理方案可是让李仕山很是得意,感觉就是处理问题的经典案例。

可是如今被袁学民这么一说,犹如泼了一盆冷水,让李仕山一下清醒过来。

自己在谷山做的事情,项书记也是看得见的。

无疑自己这种方式让项书记很失望。

李仕山想到此处,心里已经开始怕了。

要知道,自己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项书记。

要是他对自己彻底失望,那自己可就彻底地完了。

袁学民看见李仕山现在整个人的情绪已经跌落到了谷底,明白自己的话已经起作用了,这就够了。

把李仕山叫出来,不光是敲打他,还要给他鼓鼓劲。

所谓是,“给个巴掌,赏个枣。”

教育就是要软硬兼施才有效果。

袁学民拍了拍李仕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要有魄力,就算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没有触碰底线,项书记和我都给你兜着。”

李仕山明显感觉到袁学民的语气变了,这句话另有一层意思。

那就是项书记并没有完全失望,还是给自己改正的机会。

听明白这一点后,李仕山打起精神,无比诚恳地说道:“袁部长,谢谢您的提醒。请您和书记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袁学民对于李仕山这番表态还是有信心的。

用项书记的评价就是,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有极大天赋的年轻人,加以培养,未来不可限量。

这个时候是该给“甜枣”的时候了。

袁学民笑着说道:“仕山,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出让人满意的成绩来。”

“你呢,在谷山没有帮手,做起事来确实束手束脚。”

“我这次过来,顺道也把这件事安排好了。最多一个月时间,你之前要的人就能到位,这样你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李仕山闻言一脸的惊喜,一下握住袁学民的手使劲摇了摇,“袁部长,大恩不言谢啊,这份情我记下了。”

袁学民也拍了拍李仕山的手背,鼓励道:“在谷山好好干,有什么需......”

这话说到一半,袁学民硬生生地把“要”字憋了回去,一抹深刻的回忆浮现在脑海里。

上次自己就这么客气了一句,这个家伙可没和自己客气,可自己折腾了个半死。

袁学民随即改口道:“你加油!”

李仕山愣了一下, 怎么感觉袁学民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

谈话结束,李仕山也就立刻动身返回谷山县。

三菱车在通往谷山县的公路上疾驰着,李仕山靠在座椅上,扭头看着窗外茫茫夜色,喃喃自语了一句。

“我是受到老师的影响太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