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笑 作品
第1300章 没有隔夜仇
林川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人刀架肩膀上了,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真的是最不惧威胁感的。
“你内人又怎么啦?我怀疑她是通缉要犯,现在要搜身检查,你给我让开点!”胖总旗是拿着鸡毛掸当令箭了,怒斥道。
“头儿,你让开,我还真想给他搜搜。”楼燕的眉角青筋暴露,生气的模样更添几分美艳。林川老喜欢惹她生气,大概也是想看看最美的她吧?
“官爷!别啊!别啊!我们都是正经商贾,哪有什么通缉要犯,说笑啦,说笑啦!”好在八兔这时跑出来打了个圆场,一把搂住了胖总旗的肩膀就往旁边扯,一边扯,还一边往他腰带间又塞了五两银锭子进去。
“官爷你行行好,放我们进去吧,这一批是觉罗哈吉爷定的货,我已经晚到3天了,再磨蹭下去,我可吃不了兜着走。”
胖总旗也就那么点出息,不是见色起意,就是见利忘色,来回切换很丝滑,“既然是哈吉爷的货,我也就信你们没事了,放行归放行,让你那群汉人给我把脾气收着点,再让我遇见,敢跟我蹬鼻子上脸的,别怪官爷我不客气!”
林川也是微笑的点头示意,表示明白明白。就这么的,在八兔搬后台,花了十两银子的情况下,算是让商队顺利进入朵颜卫的都城之内。
离开城门还没有三步路,林川一个眼神就把愤恨不平的乌兰,给招到身边,在他耳边嘟囔了几句。
只见乌兰点了点头,进城没有多久,一个闪身便脱离了商队,消失在了街头巷尾。他本就是草原人,不管是样貌还是发色,混迹在此都是最合适不过的。
朵颜卫紧邻朵颜山,地处归流河上游,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城邦规模居然和土家堡相当,养活了约6万民众,还有近两万的朵颜卫守军。
其领袖脱儿火察,过去是朵颜卫成立时,由明太祖亲自册封的都指挥同知,从二品的高官,也是朵颜卫的土皇帝,掌管生杀大权的绝对力量。
自从归顺大明以后,原本的兀良哈骑兵部队发生了重大改变,整个编制都依照大明卫所制度改组。像脱儿火察之下,还设立了六个指挥使,20多个千户,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难以撼动。
脱儿火察在朵颜三卫里是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一卫,所以常以老大哥自居,也能调度上另外两卫的同僚。在他看来,什么旧元不旧元的,叫谁皇帝不是叫?只要谁给的好处多,国家是元还是明,还真不在乎。
他率领的兀良哈才不会像瓦剌和鞑靼那么蠢,没事跑去挑衅如日中天的大明。外加上他也算是押中了宝,在靖难之役时选择帮助朱棣,牵制住了宁王朱权,最后朱棣上位,结果自己变成了躺赢狗。
朵颜三卫按照归属上算,过去也是宁王朱权麾下的人马。当时朱权号称拥有大明最强的军队,带甲士兵8万,战车6000台,外加朵颜三卫的骑兵部队,又身处顺天府后方。要是他选择站队朱允炆,朱棣这边刚起兵带头冲锋,宁王第二天就能把他家给掏没了。
于是在起兵前,朱棣先行找到脱儿火察,许以重诺,带动朵颜三卫临阵倒戈,兵临大宁卫城下。再扭过头去与宁王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故事,向其借兵,发动靖难之役。
整个过程,朱权并非感动兄弟情义,心甘情愿陪同四哥谋反的,这不是因为他敢说一个不字,宁王或许就要死建文帝前头了,想不答应也得答应。
朱棣虽然最后没有完全兑现给脱儿火察的承诺,但看看这城邦的建设就知道,皇上也是给了不少好处的。
容纳了6万百姓,2万守军的朵颜卫,修筑着15米高的岩石城墙,城内空间感觉就算容纳下20万人,都不在话下,以至于这里居然能有供4辆马车并行的大道,房屋的修建也全是青砖灰瓦,纯大明本土风格的建筑群落。如果把空气中的羊膻味与随处可见的大胡子蛮夷,撇开不谈,这和大明境内一座省级规模的重城,都没有区别了。
赶在日落之前,八兔将林川等人带到了城中最大的客栈,安排休息了下来。至于他,要先带着货品去觉罗氏开设的商号交付货品,至于这些工人也会安排更为廉价的地方,给他们打尖儿。等处理完这些,他就会赶回来再与林川等人会合。
离开前,八兔也发现了一路上那站岗的红毛蒙古小子不见了,好奇多问了一嘴。
林川只是说他在本地有亲戚,已经请了假,想去走走亲戚,等寒暄完了,便会回来。
林川这么一说,八兔也就那么一信,想着乌兰本就是蒙古人,在朵颜卫转悠,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不过他还是叮嘱了林川一番,别出客栈,大家先好生休息,一切等他回来安排。
林川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放心,他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其实他也没有骗人,反正要做什么也不会是他动手。
今日看守城门,胖总旗可算是狠狠敲了一笔竹杠,春风得意,红光满面,下班以后,立刻拉着三十几个弟兄,找到了平日最喜欢的羊肉馆子好好摆上了几桌,还十分豪气的拍着胸脯道,“今天所有的餐食酒水,我来结!”
众多兄弟那叫一个快活,纷纷夸奖总旗大人的阔气,一个两个轮流排队上去敬酒,场面一时间好不热闹。
他们可是真能喝啊,从夕阳西下一直喝到了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虽然朵颜卫并没执行宵禁,但这个点街面上,也已经很难看见打更以外的人影了。
“兄弟们,你们接着喝!我!我先去放个水!去去就回!去去就回!”醉眼迷离地胖总旗迈着醉步,就往酒家的后院走去,一位眼疾手快的马屁精小弟,也是红着个脸特地上前去搀扶,就跟太监伺候皇上似的。而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月色之下,一个红毛小子正端坐在酒家的屋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