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一大 作品

第3章 元古米

“可有掌教手谕……”

皇甫渊认得眼前这几人,换作以前她或许会小心翼翼地拿出“骗”来的手谕潜入其中,但今日她并没有让这几个护卫将话说完,就选择了直接出手。

能派来看守禁地的护卫,自然不可能是等闲之辈。

但巨大的实力差距,让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皇甫渊即将一剑斩去他们的手臂时,脚下的土地忽然间猛烈的振动起来,那两位护卫也随着爆碎了身上的衣衫,露出了古铜色的皮肤。

然而,这还没完。

众人耳边传来了而咯吱咯吱的奇特声响。

紧接着,两位护卫就在他们的目睹之下,身躯插入了地底的法器,化身成为了两具身高二十尺的巨型傀儡。

不仅如此。

化身傀儡之后,他们的气息暴涨数倍。

转眼间就达到了六阶的水平。

此时,宁伯谦的藤鞭已经将他们牢牢缠住,试图将他们控制住。

皇甫渊脸色一变。

她现在才发现这两个护卫竟然不是人,而是傀儡!

如此精妙的傀儡术,显然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但这一切也都合理了起来。

禁地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放两个无足轻重的化神来?就不怕他们偶尔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再一不小心传出去?

皇甫渊本想继续动手,但此时田素芹已经祭出了丹火将两具傀儡给笼罩。

这可是经过炽焰仙莲强化过、堪比龙息的火焰。

再加上这些年田素芹没少跟文好问交流,炼丹、炼器本就有相通之处,所以很快她就依靠着强横的龙息,烧去了傀儡之中的核心符文。

仅仅几个呼吸,刚刚还气势凌然的两具傀儡就失去了动静,笔直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火焰散去。

傀儡的身躯完好无损。

如果是文好问在此,必然会激动地冲上去,恨不得拆散每一处连接,来研究这两具傀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把他们带回去?”田素芹轻描淡写地说道。

“可以,丢给文长老,告诉他复刻不出来就断他灵材。”陈墨笑着调侃道。

一旁,皇甫渊感受到一丝挫败。

让她来的话,应该也能制服傀儡,但不可能像田素芹那样轻描淡写。

此人还只是墨台山中众多长老中的一位……

只见田素芹当着众人的面前,施展无上法术将掩盖在地底的法盘也给挖了出来,随后连同两具傀儡一起塞进了储物空间。

“可别弄坏了,就算造不出来,修好放我门前当两个石狮子也是好的。”陈墨补充道。

当然,田素芹没想搭理他。

变故出现的快、消失的更快。

原本还等着看热闹的神农宗修士们,终于发现他们似乎、真的摊上了大事。

江凡梦小声的再次重复了一遍她的话。

而这一次,几乎没人跳起来反对,只是大步流星地向着掌教大殿而去,他们是长老不假,但如果神农宗的掌教们都死光了,他还硬撑着干什么?

不过“几乎”就是“几乎”,绝大多数人在强大的势力面前,都会选择光速滑跪,但也有人腰杆笔直,满心愤怒!

就在陈墨等人一只脚已经踏入禁地的那一刻,忽的无数柄神剑从天而降,直接向着他们攻了过来。

然而,面对这样的攻击,聂元之则是不慌不忙地打出几张符咒。

顷刻间一道无形屏障出现在了众人头顶。

只见无数飞剑撞上了屏障之后迸发出清脆的交鸣声,有些气势已老的剑直接被这凭空而出的屏障给挡了出去。

哪怕有几柄去势不减的,也被宁伯谦轻易地就拦了下来。

而就在此时,天空中一道惊雷劈下。

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攻击陈墨等人的神农宗修士,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猛地砸向了大地。

这本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

出手之人哪怕有着神农宗第一剑客之名,哪怕在化神境中也属于排的上号的人物。

可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他甚至都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别杀。”陈墨忽然开口,制止了即将动手的宁伯谦。

藤鞭缠在对方身上,看得出来,这是一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哪怕被按在了地上,脸上也满是愤怒的表情。

“司徒长老?”

“他怎么会想不开的?”

“这是我们能对抗的吗?”

一时间,围绕着禁地,神农宗修士无一不在窃窃私语。

然而,这些人、这些话,又怎么可能逃得过这几位炼虚的耳朵?

“这人胆子不小,先留着吧,一会等我们出来再说。”陈墨随口说道。

对于这些无怨无仇的人,他并不想太造杀孽。

要是为了禁地就屠掉了整个仙门,那跟当初的神农宗又有什么区别?农修远、农天纵这些人他死有余辜,但仙门弟子呢?

恐怕这其中都没人知晓神农宗的隐秘。

“仙门禁地,任何人不得踏入半步!”此时的司徒光哪怕手脚被缚、动弹不得,依旧怒吼道。

陈墨转过身,又看了他一眼。

对方的眼神中明显有着几分恐惧,但在愤怒之下,还是被掩盖了。

不过,他也只是看了一眼。

踏入禁地。

眼前的画面骤然间出现了变化。

依旧是无垠的良田美景,但飘散在四周的灵气让人心旷神怡。

“好浓郁的灵气啊!”田素芹感叹道。

“恐怕这里要比楼九重的灵霄洞天还要强啊!”聂元之紧跟着说了一句。

此时,皇甫渊的目光已经凝聚在了前方。

她看了陈墨一眼,见对方点头后,直接拉着他的胳膊奔向了那一片险些让他丧命的地方。

这是一片一人高的灵稻。

如今才刚刚生长到分秧阶段,地里还有些杂乱无章。

但粗犷的稻杆、如刀般锋利的叶片,以及从叶片顶端抽出的、如同金缕般的叶丝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些灵米的尊贵。

浸淫数十年,与灵稻、灵米打过太多交道的陈墨,只一眼就看出了灵田的产量。

一亩田中,一共只生长了四百一十六株。

不要说与四大灵米相提并论了,哪怕是比之筑天竹米,也整整少了十分之一!

“这是什么灵米?”陈墨并不认识。

哪怕是在农神版的《灵植图谱》中都未见过。

“他们叫它元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