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再见杨林
从皇宫离开后,单进便是回到冠军侯府。
得了杨广命令,他就能顺理成章回到岭南了。接下来,便可坐观天下之变,伺机而动了。
对于单进来说,他并没有太多顾忌,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今局势之下,杨广虽然稍作收敛,但仍旧肆意压榨百姓。
或许在杨广心中,天下百姓根本不值一提,他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侯府之中。
单进便是继续演练武艺,虽然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领兵出征,却也不急于一时。
他的槊法经验,距离两千只差毫厘。虽然单进也不确定,当经验达到两千,会有什么变化,但他仍旧想要一试。
只不过,随着单进武艺越发高深,想要获取经验的难度,也在大大增长。
但长久以来,单进早就养成了习惯,不管经验是否增加,他都不会松懈,只要坚持苦练即可。
就这样,时间来到三日之后。
杨广已经调遣三万大军,将由单进统领,前往平定岭南之乱。
虽然杨广心中,仍旧对单进有所不满,但此刻,他无疑是期待单进能够早日平定叛乱,天下安稳才符合杨广的利益。
杨广想要大兴土木,开疆扩土,自然需要一个稳定的大隋。若是天下动荡,民不聊生,他什么都做不了。
在杨广身边,正是宇文成都。
虽然上次挑战单进,宇文成都大败而归,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是继续苦练。
他现在也明白了,或许以他的天赋,已经无法战胜单进。但是,他却可以把单进当做目标,不断追赶。
如此一来,就算他始终无法企及单进,但实力也会越来越强。
或许有朝一日,他真的能够反败为胜呢?
——
卢阳之地。
这里是距离岭南最近的一处重镇,杨林正率领大军驻守于此。
虽然反贼并未追出岭南,但杨林仍旧不敢掉以轻心。这段时间,他着实有些狼狈,面对反贼追击,毫无还手之力。
说句实在话,杨林也想不明白,这小小东俚,竟有如此高手。那雄阔海,当真是神力盖世,杨林完全无法抵挡。
更别说反贼之中,除了那雄阔海之外,还有数员大将,亦是不容小觑。
这样的局势,杨林也束手无策。
他不是没想过其他办法,可是他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布置陷阱了。
百越部众对岭南的地形,远比杨林熟悉。就算杨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亦是无能为力,改变不了什么。
也幸好杨林当机立断,没有在岭南之地与反贼死磕。否则他麾下兵马,就要折损殆尽了,连一战之力都不再有。
而现在,杨林防守于卢阳县,就是防备反贼杀出岭南。要是这场叛乱,继续向岭南之外扩张,那就麻烦了。
要知道,杨素叛乱之后,虽然已经被围困在洛阳城内,但他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很多人都在伺机而动。
他们在观察,朝廷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朝廷还有多少底蕴。
杨林在岭南大败,恐怕消息早就传遍各地,要是在岭南之外,杨林都抵挡不住百越部众,未免令人耻笑。
在府衙之中。
杨林的脸色并不好看,也就是现在到了卢阳县内,有城墙作为倚仗,让杨林多了几分倚仗。
前些天,他当真是绝望至极。
正在此刻,府衙之外传来一切急切脚步声,乃是他的义子,大太保罗方闯了进来,略显急切的喊道:
“父王,陛下的圣旨到了!”
杨林闻言,顿时眉头一挑,却又很快舒缓下来。
因为这个结果,早在他预料之中。
他将此战战报送去大兴,杨广岂能无动于衷?
杨广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结果杨林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不管杨广如何处置他,都合情合理。
所以,杨林没有过分纠结,他倒是颇为坦然,颔首说道:
“既然到了,那就带进来吧!”
很快,杨广派来的使者,就出现在杨林面前。虽然使者代表的是杨广,但在杨林面前,他仍旧不敢造次。
毕竟,这位可是威名赫赫的靠山王啊。
使者拱手行礼之后,便是从怀中取出圣旨,接着念诵起来。
杨林听着其中内容,不惊反喜。
因为这道圣旨,正是告诉杨林,朝廷已经另外派遣大将,前来平定岭南之乱。
而这个人选,正是单进。
知道是单进后,杨林不由得松了口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单进充满信心,若是单进来此,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本身在洛阳城外,杨林得知岭南百越作乱之后,便是向杨林举荐单进,他一直都觉得,单进的实力足以独当一面。
虽然百越之众不容小觑,但单进实力更强。放眼当今天下,也唯有单进才能真正将之解决,让岭南安稳下来。
同时,圣旨的另一道意思,就是让杨林撤军回登州府休整。
这也是杨林预料中的结果。
虽然他可以接受杨广的处罚,但杨林也明白,以他的身份,杨广不可能真把他怎么样,就算战败,也只是小惩大诫。
很快,杨林将圣旨接过,罗方面露犹豫之色,小心翼翼的问道:
“父王,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杨林抬起头来,忽然说道:
“既然陛下已经下令,我们就在卢阳县等候吧,待单进领兵抵达,我们就回登州府。”
要知道,杨林对朝廷忠心耿耿,哪怕杨广的命令和他想法不同,他也不会拒绝。
只不过,他也不打算着急离开,而是想见过单进之后再走。
既然杨林已有决断,罗方自不会怠慢,连忙拱手答应下来。
——
单进从大兴城出发,一路南下而来。
他已经得到消息,杨林便是驻扎在卢阳县,所以他也调转方向,来此汇合。
其实单进和杨林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这位大隋老将,确实只有公心,他毕生都在为大隋征战,从未动摇过。
哪怕如今年老,但他的意志一如往昔。
这样的老将值得尊重,单进自然不会否认。
不过,这仍旧无法改变,他们的理念存在差距。他打算去见一见杨林,因为他也不确定,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场景。
或许那时候,他们已经成为敌人。
只要单进当真揭竿而起,杨林绝对不会犹豫,和单进刀兵相向。
这是他的底线。
大军行军数日,单进终于是抵达卢阳县。
杨林得到消息,竟然是亲自出来迎接,他看到单进,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当初是他向杨坚请求,破格提拔单进。
想不到短短数年,单进便是立下如此功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平定叛乱了。
就算他老了,不负往日威名,大隋也还有倚仗,能够延续下去。
看着单进,杨林脸上没有先前颓然之色,反而是感慨道:
“这百越乱军,确实非同小可,哪怕本王也不是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他们之中,有数员骁将,皆非等闲之辈。
那时候,本王就知道,想要平定乱局,让岭南之地恢复稳定,只有你一人能够做到了。”
杨林话语中,完全不掩饰对单进的信任。他和单进多次合作,先前覆灭突厥,征讨高句丽,单进皆是首功。
面对杨林的夸奖,单进只得微笑道:
“王爷过誉了,这些百越部族,确实有些手段。既然他们胆敢造反,末将自然全力以赴,将岭南稳定下来。”
在这件事上,单进还是有自信的,既然他回来了,岭南乱局很快就能归于安稳。
当然了,单进也不会傻到,随随便便就将反贼镇压。接下来肯定是要和杨世略他们演一场戏,才是真的不留后患。
杨林不以为意,他摆了摆手道:
“当今天下,如果连你都解决不了此事,本王当真想不到,还有谁能做到了。
正如此前辽东城,本王也是听说了消息,陛下率领大军,被困在辽东城外多日,还是你走马破辽东,建立奇功。”
虽然杨林从未表现出来,但要说他心中对杨广没有一点意见,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很清楚,自己作为靠山王,维护朝廷稳定是第一重任。只有他带头拥护杨广,才能安稳人心,不至于天下动荡。
单进默默点头,他沉吟片刻,便是故作唏嘘道:
“王爷,如今天下局势越发不稳,杨素作乱之后,恐怕有不少乱臣贼子蠢蠢欲动。
陛下大肆征召民夫开河,已经惹得地方民怨沸腾,若是民夫当真造反,又该如何是好?”
面对单进的询问,杨林神色肃然,但很快,他就下定决心,沉声道:
“本王身为朝廷重臣,自当率领大军平定叛乱,稳定局势。不论如何,胆敢造反,那就是死罪
!”
在此刻,杨林是那么坚决,语气没有半分动摇。他本就不是优柔寡断之辈,也不可能轻易改变想法。
单进一阵沉默,有些东西,终究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真到那一天,他会留杨林一命,但他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并没有纠结太多,单进便是与杨林继续商议起来,说着平乱之事。
虽然说,杨林此番行动并不顺利,但他与单雄信等人多次交战,还真有几分经验,便是仔细分析给单进听。
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把单进当做后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也希望单进能够早日平定岭南叛乱。
对此,单进也不好拒绝,便是接连点头赞同。
二人商议许久,杨林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没有半分遮掩。
等到第二天,杨林便是整顿兵马要离开了。杨广有令,让他们回登州府休整,杨林自不会违抗。
他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候单进。
如今见了单进,也算是了解了一桩心事,当然没什么可耽搁的。
既然杨林离开,单进也不想日后之事,统领三万大军,杀往岭南之地。
不过,在大军抵达之前,他也没忘记派心腹传信,把消息告知单雄信等人。
接下来他们可得演一场好戏。
——
乐山县城。
在击溃杨林,将之逼出岭南之地后,单雄信等人便是暂时驻扎于此。
他们并未乘胜追击,杀到岭南之地外去。毕竟按照单进所言,如今还没到真正造反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
接下来,就是看朝廷一方的反应了。
单雄信等人聚集府衙后院。
众人正在演练武艺,杨林已经败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提升实力。
也就是这时,院外有人匆忙而来,并且送来一封密信,正是单进所传。
“这是雄义的信?”
单雄信眼前一亮,有些惊喜,虽然没有看见信中内容,但他已经有所猜测。
众人纷纷凑上前来,他们也很好奇,单进到底有何消息传来。
没有耽搁时间,单雄信很快将书信打开,当他看到其中内容,顿时喜不自胜,他们的计划果然成功了。
“太好了,雄义马上就要到了,看来我们的计划,就要完成了。”
单雄信兴奋说道,他们之所以造反兴兵,不就是为了让单进安全归来吗,如今倒是得偿所愿。
当然了,这件事还没有结束,想要让岭南暂时安稳,不受杨广猜疑,他们还得继续演下去,不能急于一时。
“既然雄义已经传信而来,我们只要做好准备,陪雄义将这场戏演完即可。”
王伯当认真说道,他并不是喜欢动乱的人,只不过当今天下局势,并不是他能掌控。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不打消杨广的疑心,就算单进归来岭南,也会不得安生。
具体该怎么做,单进也在信中说清楚了,他们只要在合适的地方布置兵马,配合大军开战即可。
只要按计划行动,单进顺理成章剿灭叛乱,杨广也无话可说。
单雄信很快安排下去,众人皆是有些期待。虽然单进在他们之中,是年纪最小的,却是毫无疑问的主心骨。
不出意外,等此战结束之后,岭南之地便能再度恢复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