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谅666 作品

第412章

“大王所言极是。”

“昔日赵国攻燕,耗费四个月时间才堪堪攻至渔阳。”

“武安大营一个月便取得昔日赵国四个月战果,吾大秦兵锋可见更利。”李斯也是大声附和道。

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显然也是十分高兴的。

毕竟他儿子也在武安大营内,武安大营立下战功,那自然也会有他儿子的一份。

“韩卿。”

“粮草供应如何了?”嬴政看着韩非问道。

“请大王放心。”

“如今第一批粮草应当已经靠近云中城了。”

“一个月内,这第一批粮草就可送入武安大营内。”韩非立刻回道。

“如此就好。”

“武安大营是凭原大营粮草而奇袭燕国,粮草之事足可影响战局,万万不可有失。”嬴政沉声道。

“请大王放心。”

“如若粮草辎重运送有误,请问责于臣。”韩非立刻保证道。

“大王。”

“燕国虽然国力不强,但单凭武安大营是不是有些不足?”

“我大秦是否还需增派兵力出征?”王绾站起来启奏道。

“赵封可曾求援?”嬴政直接看向了尉缭。

“回禀大王。”

“未曾求援。”

尉缭立刻回道。

“既未求援,那想必赵封自是有信心可以将燕国覆灭,诸卿也无需着急了。”嬴政淡淡一笑,直接打消了王绾心中的想法。

无非。

他就是想要再增派大营,分战功。

如若是武安大营一营灭燕国,那这战功都将属于赵封,如若增派一营,那战功自然就分开了。

“拟诏。”

“传至武安大营。”

“若是武安大营灭了燕国。”

“孤,再晋赵封爵位一级。”

“武安大营三主将皆晋二级爵。”嬴政对着满朝文武宣布道。

“启奏大王。”

“自昔日武安君之后,吾大秦国尉之位一直空缺。”

“若是赵封上将军能够在此战灭燕,足可证明其领兵之力。”

“或可担当国尉大任。”

李斯又站了起来,大声启奏道。

话音落。

满朝大惊。

“廷尉所言谬矣。”

“赵封上将军如今年仅二十二岁已经是我大秦护军都尉,本就位高权重。”

“国尉之尊,战功,资历缺一不可。”

“赵封上将军如今居于如此高位本就是难得,纵然灭燕,也不足以敕封国尉。”

“否则必会让满朝心寒。”

不等任何人反应,王绾立刻站出来反对。

无论如何。

这国尉之位绝对不能让赵封坐上。

一定要尽可能拖延下去。

如此一来才是对他们而言最有利的。

“臣等附议。”

“赵封上将军太过年轻,不足以成为我大秦全军统帅。”

“还请大王三思。”

……

随着王绾站出来。

朝堂上顿时有一大片人站出来反对。

事关国尉之尊。

真正的武臣第一人。

哪怕是与赵封并无仇怨的,此刻站出来反对的也有不少。

一旦有了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那对于朝局而言也不是好事。

看着这满朝皆反对。

嬴政则是十分平静的扫了一眼。

“此事,容侯再议吧。”嬴政缓缓开口道。

刚刚李斯之言也让嬴政看明白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试探。

大半个朝堂反对,此番想要让赵封更进一步是没有机会了。

见此。

王绾等人松了一口气。

“不过。”嬴政话音一转。

满朝文武的目光再次汇聚。

“在大秦军中,只论军功,可不论什么资历

。”

“国尉之位的确是空缺太久了。”

“也的确是要思量一二了。”

嬴政缓缓开口道。

这一话落下。

王绾的脸色一变。

作为一个老狐狸他又怎会听不出嬴政话里的深意。

如今这一次虽然阻止了,也宣告了灭燕之后不会给赵封晋升国尉,但下一次赵封再立战功,那就必然不会不封了。

这也是嬴政直接了当的言明。

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启奏大王。”

“如今我大秦国力强盛。”

“此番灭燕国也将成就定局。”

“然。”

“吾大秦王后之位却多年空缺。”

“老臣提议大王为大秦安稳,振奋臣心,立王后稳定大秦。”

淳于越此刻站了出来,大声启奏道。

听到他的话。

王绾此刻没有站出去。

但只是转头间的一个眼神。

刚刚还未退回去的朝臣纷纷附和。

“请大王立王后,稳定国本。”

满朝之上。

附和之声响彻。

嬴政则是平静的看着,心底则是泛起了冷笑。

“天下一统将近,这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王后。”

“呵呵。”嬴政冷笑着,目光俯瞰着朝堂,扫视间似乎要将这些人全部都记在心底。

王后之位。

在嬴政心底只有一人,除了她以外,其他人都不配。

如若没有找到夏冬儿,那么纵然大秦一统天下,大秦也不会有王后的出现。

“尉卿。”

“魏国降卒处置之议是否已经在启用了?”

嬴政根本没有理会淳于越,更没有理会这些附和的朝臣,而是看向了尉缭问道。

“回大王。”

“如今已经分批将降卒押赴关中,北疆,蜀地。”

“遵大王诏谕。”

“所有降卒全部在廷尉府以及少府登记造册。”

“凡为我大秦劳作五载,可赦免奴籍,返回籍贯。”

“凡为我大秦立攻,可酌情恩赦,返回籍贯。”

“不尊我朝廷调度,不尊命令者,增加奴籍刑期。”尉缭站出来禀告道。

“好。”

“做的不错。”

嬴政满意一笑:“此法乃是赵封提议,如若真有成效,他日除了刑徒军以外,我大秦将会多上另一个处置降卒之法。”

“诸卿还有何本启奏?如若没有?”

“那便散朝。”

这一次。

嬴政没有等到群臣回应,直接站起来,向着殿后走去。

丝毫没有理会淳于越,还有那些站出来附和立王后的朝臣。

这也让他们站在大殿内十分的难堪。

直至嬴政的身影彻底离开了大殿。

朝臣才一哄而散。

王翦带着一脸冷笑,走到了王绾的面前。

“王相真的是好样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

“如若吾与赵封没有任何表示,那是不是就以为吾两家是软柿子了?”王翦冷冷道。

“上将军何意?”

“老夫不解?”

王绾抬起头,也不惧王翦的回道。

“王相是聪明人,装傻充愣就没必要了。”

“既然王相屡屡与赵封作对,那今后如何也怨不得我们了。”王翦冷冷说着,根本没有在乎周围看来的目光。

当他跨步走到了王绾的面前。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用只有王绾能够听到的声音,低声道:“王相,吾不会让你们如愿的,扶苏继位,绝无可能,如若他为太子,那吾不介意动一动手中拥有的兵权,你不是说吾与赵封兵权过大吗?”

“以后你就知道了。”

说完。

没有理会王绾已经完全凝在一起的双

眼,王翦冷笑一声,直接甩手离开了。

这些话。

显然是王翦故意用来气王绾的。

他不是屡屡找事吗?

但听到今日这一番话后,想必王绾是真的睡不着了。

王翦与赵封两人执掌了大秦半数兵力,如果真的造反动兵,那绝对可以改写一切。

此刻王绾的脸色已经变得煞白。

可惜这时代没有录像。

如若有。

那王绾或许还能够当众说王翦大逆不道,意图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