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有假
“唉,说来也是我们家老小倒霉。
这不是他想回家探亲么,结果好么,还没出平城呢,就被几个街溜子把包袱给抢走了。
人家那平城可不像咱们乡下,大家伙随便走,想去哪儿溜达一圈就溜达一圈。
人家那地方管得严,到哪儿去都得有良民证才行。
没有良民证,直接抓进笆篱子蹲起来。
进了那里头以后,这要是有人给保一保,兴许还能给好模好样地放出来。
要是没人保啊,那家伙的,直接拉出去就毙了。
你们也知道,我们家老小那就是个正经读书人,他在平城人生地不熟的,能认识啥有用的人呢。
后头还是他们学校的女校长听着信了,连夜过去把他给保出来。
可人是保出来了,但黑灯瞎火的,虽然俩人没啥吧,但孤男寡女晚上走夜路,终归于人家女校长的名声有所妨碍。
那些烂舌根的,就爱说些个有的没的。
人家那女校长可还是黄花大闺女呢。
知道的,是她一心为公,为了解救教员,夜入笆篱子救出我们家老小。
那不知道内情,又心思龌龊的,还不得以为她跟我们家老小有啥苟且呢。
大家伙也都是知道我们家老小的品行,他打小可是读圣贤书长大的,那就是个再忠厚不过的人。
哪能让人家女校长因为救他,导致坏了名声,而嫁不出去呢。
因此上,毅然决然地娶了女校长为妻。
你们大家伙说说,救命之恩,以身相报没毛病吧?
再者说,人家那女校长也仁义,知道她跟我们老小这是事急从权的权宜之计。
不肯委屈了我那好弟媳杜鹃。
因此结婚的时候,就跟我们家老小约定好了,她跟杜鹃,两头大,没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
得说人家城里的姑娘,那就是大气。
搁咱们这样的人家,手里攥着救命之恩,还不得直接要求做大老婆呀。
可人家没有。
所以咱们田家,包括杜鹃娘俩,都得感激人家舍出去自己清白名声,救下了我们家老小。
所以啊,乡亲们呢,你们可不能抱着偏见,说我们田家不厚道哇。
我们田家可是积善之家呀,从来不干那缺德事儿。”
这些乡邻都是淳朴的,一听原来田忠义另娶,还有这个救命之恩夹在里头呢。
那救命之恩,以身相报,这戏文里都写的有。
也许大概或许,是对哒?
算了,人家杜鹃都没跳出来反对田忠义另娶呢,他们在这儿着的啥急呀。
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于是话风一转,纷纷赞扬起田家来:
“没想到,实在没想到还有这内情在里头哇。
可是的,为了救你们家老小,人家女校长都坏了名声了,你们家老小如果不负责娶了人家,那才是真正的丧良心呢。
这下好,娶了人家,既报了恩,在外头又能有个人知冷知热地伺候,这事儿办得不错。”
“你们看,我就说么,咱们大家伙打小看着田家老小长大的,那孩子就不是个没情没义的,如果没有原因,咋会突然在外头娶一个呢。”
“要我说呀,这事儿里头,最委屈的还是人家女校长。
那能当上校长的女人,肯定是个厉害的。
就为了救田家老小,把自己终身大事给扔里头了,指不定人家多委屈得慌呢。而且人家都这么委屈了,还能深明大义,做出跟杜鹃两头大的决定,真不容易呀。
这女子,是个好的。”
······
众乡邻说着说着,这楼就歪了,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把个唐爱莲,美化成了一个深明大义、舍己救人地江湖侠女形象了。
如果他们要是知道田忠义是怎样被唐爱莲盯上,又是怎么被算计致死的,不知道又会作何感受了。
只能说田老三这引导得好,把众乡邻都给带歪了。
田发财在家早就听说田老三哥俩回来了,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赶紧打发家里一个长工过来找他们哥俩。
那长工到这儿一瞅,田家哥俩这是被乡亲们给围起来唠嗑呢。
赶紧从人群里挤到田家哥俩身边,叉手一礼:
“三少爷五少爷,老爷在家里都等急了,让您二位赶紧家去呢。”
田老三早就不耐烦答对这些村人了。
实在是这些人问的问题,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啥也都能问得出来。
把他问得是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偏田老五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不合时宜的话来,他还得帮他找补,心中不胜烦恼,
看到长工来叫他俩回家,顿感如释重负,冲着众人一抱拳:
“诸位乡亲父老,我爹还等着我们兄弟俩回家呢。等回头有空了,我们再出来跟大家伙唠嗑。”
众人也知道人家刚从平城回来,想必田发财也着急知道他们家老小在平城的情况,因此赶紧给田老三哥俩让路。
哥俩这才跟着长工回到家中。
还没等他俩坐到凳子上呢,田发财就把他们叫到了屋里。
详细问他们在平城的情况。
田老五可算是去平城见过大世面了,刚才跟村里人还没讲过瘾呢,因此听田发财一问,立刻口若悬河,讲了起来。
田老三也没打断田老五的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听着。
时不时替田老五补充说明一二。
等到田老五把该讲的都讲完了。
田发财捋着胡子,沉吟半晌方说道:
“这么说,你们这一次去根本就没见到老小的面?”
田老三哥俩点点头:
“对,没见到。说是老小刚巧跟着他们家里的管事,一起到外头采买物资去了,归期不定。”
田发财皱了皱眉头:
“那孩子你们可看见了,长得像不像老小?”
田老三哥俩互相对视一眼,开口说道:
“说实在的,还真没看出来跟老小长的像。不过也不排除是因为孩子还小,没长开呢,所以才暂时看不大出来。”
田发财轻轻拿手指敲着桌面:
“你们哥俩走后,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常常拿出来老小给咱们捎来的那封信看。
倒是还真就被我看出来点东西。
说起来呀,老小是由我亲自启蒙的,他那书写习惯,跟别人有个极为不同的地方,只要写到撇,他就会往上头卷一下。
这习惯,不注意,一般人还真就发现不了。
可这次的信里,其他地方都没有半点不妥,只是这写到撇的地方,再没有带卷儿。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了,这信呢,我还真有点不相信是咱们老小亲笔写的!”
田老三眉头一挑,“腾”就站起身来:
“难道,这信还有假不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