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闹剧4
贾张氏想的倒挺美,借着易中海送来的台阶,以为顺着退下去就行了。
可老阎家能同意吗?
阎解成脸被挠了好几道,幸亏结婚了,否则不养上俩月,都不敢出门相亲。
老阎更惨,跟专门化成僵尸,参加化装舞会似的,那张老脸,不养上个把星期,别说上班了,家门都不一定好意思出。
一句对不起想糊弄过去?
做梦。
易中海还没开口呢!
三大妈先不乐意了。
“我说老易,别以为我们家老阎被你撤了管事大爷,就好欺负,大伙瞧瞧,瞧瞧老阎和解成被挠的,明儿怎么出门上班?这事没那么轻易了解,你老易要是偏袒贾张氏,大不了我们经公,反正不是我们家理亏。”
得。
这话算是火上浇油,刚被易中海调停的战火,立马重燃。
三大妈话音刚落,贾张氏就迫不及待的蹦出来叫嚣道:
“怎么滴?合着污蔑完我们家棒梗,你还理亏不成?大伙瞧瞧啊!瞧瞧老阎家是怎么仗着管事大爷的身份欺负邻居的,他阎埠贵........”
说话间,秦淮如和于莉又站起了身,各自来到自家主力身后,准备撕吧。
眼瞅着战火将燃,易中海赶忙出声打断贾张氏的逼逼。
“停停停,贾张氏你给我闭嘴,你们两家的事回头私底下谈,我亲自谈,现在开的是全院大会,不是你们两家矛盾的调解会,都给我老实回去坐下开会。”
“哼!私下说就私下说。”
贾张氏很有逼数的就坡下驴,被秦淮如拉回了之前的位置。
老阎家也明白,没易中海撑腰,就凭他们家那几头蒜还真干不过贾张氏,搞不好还得被邻居们看笑话,因此,也麻利就坡下驴,冷哼一声,回身拉着于莉坐下。
摆平两家人后,易中海长舒一口气,拿着蒲扇猛扇几下,心中的焦躁略去后,这才冲着窃窃私语的众邻居们拍了几下巴掌,等视线都集中过来后,他才说道:
“时间不早了,大伙又没有头绪,我就不多啰嗦了,直奔主题。”
听闻易中海终于要谈正事了,所有人的心又被提了起来,不知道易中海会不会跟之前的刘海忠、阎埠贵似的,又整幺蛾子。
“经过我们三位管事大爷的商讨,一致认定事儿肯定是孩子们干的。”
此话刚出,现场便又回到之前的混乱状态,有孩子的父母纷纷开口辩解,不同意这么简单的把锅扣院里孩子们身上。
只可惜,易中海早想好了应对之策,用了拍了几声桌子后,继续高声说道:
“大家的担忧我理解,但是,凭院里丢的那些物件就可以说明,成年人干不出那种事,大伙就不用争辩了,当然了,孩子们年纪都小,我们要给他们犯了错改正的权利,因此,我决定,给大伙两天的时间,大伙会后好好审审自家孩子,是不是他干的,是谁干的?孩子们肯定有线索。”
说到这,易中海话语猛地一顿,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犯错孩子的家长,你们有两天时间到我这认错,同时也别忘了把赔偿送到我这,然后由我去转交给丢东西的家庭,两天,大伙只有两天时间,两天内还不主动认错,就别怪我不客气,不讲邻里情面,同时,你们家孩子名声毁了也别怨我,都是你们当爹妈的自己选的,两天后,我会根据收集来的线索,直接领街道的同志来抓人。”
说到这,有好奇的住户问道:
“一大爷,不是不经公吗?”
“对呀!”
易中海点点头,高声回道:
“按理说不该经公,但如果某些同志给脸不要脸,非要护着自家孩子,不给孩子承认错误并改正的机会,那么我只好经公了,不就是年底没了先进大院的奖励嘛!到时我给大伙补上,为了让他们家长长记性,这钱我掏。”
“好。”
话音刚落,傻柱便蹦起来鼓掌欢呼道:
“一大爷局气,爷们就该这么办,给脸不要脸,那就多抽他几个大嘴巴。”
此言气的赵雁恨不得拿胶带把丫嘴给封上。
连拖带拽的才把人给拽回去。
得益于傻柱的搅局,刚才紧张氛围一扫而空,大多数邻居纷纷出言附和傻柱,只有个别了解自家孩子的家长,此刻心虚的绞尽脑汁,琢磨易中海的话是否可行,同时,回家该如何让孩子说实话,或者,保住秘密。
易中海见没人反对,便痛快的宣布道:
“行了,时间不早了,散会,大伙回家抓紧休息吧!明儿还得上班。”
说罢,便拎着蒲扇走向中院。
邻居们除了个别几户反应慢半拍,其他人闻言纷纷拎着板凳,互相小声探讨着往家走。
“一大爷真成,这种法子也能想出来。”
回家后,苏颖意犹未尽的坐杨庆有身旁,出言感慨道:
“以前一直觉得一大爷徒有虚名,没成想,还真心有沟壑。”
“瞧你用的这词儿。”
杨庆有翻着白眼吐槽道:
“是够沟壑的,要是再晚点琢磨明白,仨管事大爷的威信,今晚算是丢尽了,以后再想作威作福,难喽!可惜啊可惜。”
苏颖下意识的问道:
“可惜什么?”
杨庆有呲牙乐道:
“可惜让他糊弄过去了。”
“你这人.......”
苏颖轻锤杨庆有,没好气道:
“就不能盼着咱们院好点儿。”
杨庆有不屑道:
“啥好不好的,这么百十头蒜,离了管事大爷管理,还敢违法乱纪不成?你也忒高看他们了。”
苏颖尽管不认同杨庆有的说法,可稍一琢磨,还真找不出反驳的话,只能点头道:
“行吧!算你说的有理。”
可不就有理嘛!
生活上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管理,工作上有单位,犯了错还有公安,能出什么事?
管事大爷也不过是妥协出来的产物罢了。
一旦社会秩序走向正常,便没了存在的必要。
只是人们习惯使然,错误的认为管事大爷是政府安排的驻院管理人员,这才心生敬畏,敬着罢了。
杨庆有可没这种心理。
只是他虽然不怕,却也不乐意当刺头,乐的旁观而已。
苏颖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在转变,尽管还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