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收服
真如此,岂不是整个慕国都乱了套。
顺公公在被下派给灵秀公主之前,是在天子宫殿中打扫的小太监。
一双耳朵四通八方,知道不少小道消息,再加上锦衣卫机构的成立,监察四方,天子耳目遍布各州。
一旦洛南城沦陷,第一时间消息就传到了京城,天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慕国和荆国打了好几年,战线拉得长久,已然疲软。
除非,有人偷偷隐瞒消息,在难民抵达各州州城之前,才透露了消息。
顺公公瞬间想了很多阴谋论。
“小子,你休得胡说,慕国朝野上下对天子忠心耿耿,以你所言,岂不是有人在背着天子暗中筹谋,妄想叛国!联合荆国来推翻慕国!”
赵廷声音虚弱,“大人们,草民不敢做任何欺瞒之事。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草民亲自经历。在抵达各州之前,城门持续关闭了好几日,出来的官爷驱赶我们,更别提施粥救济。”
“同乡一旦饿死、病死,官爷会举着火把出来,一把火把尸体烧的干干净净,像是在毁尸灭迹。”
“我们这些人命不值半分钱,若是有任何欺瞒之话,大人们大可取走我的性命。”
这些话说完,赵廷不免心中忐忑,他猛烈咳嗽几声。
小乖紧张抬头,死死攥着他的衣角,眼底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赵廷无奈苦笑。
在洛南城待久了,他寒风入骨,风寒已经拖成了病痨症。
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小乖,趁着成老诉说的时候,斗胆说了几句,为的就是博一个前程。
只要能让小乖安然无恙进城,一切都值得。
赵廷有自已的小心思,但在苏瑶眼中,这点小心思无伤大雅。
苏瑶把药汤递给赵廷,“取你性命大可不必,现在中州城只许出不许进,你们来到中州作何打算?”
她语气平和,再加上平易近人的态度,让赵廷有些恍惚,以为看到了游大人。
在洛南城时,游大人也是这般心系他们,时刻挂念着他和小乖的安危。
赵廷道:“并无打算,我们本来是向内陆逃奔,一路上各州都不太欢迎我们。人数从逃难的千来人到现在不足百人……”
他苦笑,端着滚烫的药汤,双手小心捧着,一点都不在乎被烫红的掌心,“早知如此,当初不如在洛南城沦陷之时跟敌军拼了!”
至少还能在战场上跟游大人并肩作战。
死也能死在故乡。
苏瑶道:“如果我说,我能给你们一个居住的场所,但是需要你们为我做事,你们觉得如何?”
赵廷小小年纪,少年心思,藏不住事,被这句话镇住了,不可置信地看着苏瑶。
他拍打着脸,以为自已幻听了。
成老见识的多,从中插嘴,喜不自胜道:“大人,此话当真?”
他反问,神情半分信任,半分疑惑。
他们这群人自从洛南城沦陷,已然成了无家之人,故土被荆国敌军占领,离开土生土长的故乡,就是无根之人,随风漂泊。
若是能够找一块安逸合适的土地定居,至少根扎下来,心安稳,一路上更不至于死这么多人。
成老回头望着坐着、躺着憔悴的众人。
这些人都是同乡,一路上走走停停,忍着饥饿,好不容易抵达中州,再往前就是京城。
可剩余的食物已经支撑不了他们抵达京城。
京城啊,可是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众多,不会像眼前的贵人这般好说话,一旦犯了什么事,命就没了。
显而易见,对成老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是乡君真有此意,我代表所有人,愿意跟随乡君,愿意为乡君做事!”
成老说的斩钉截铁,赵廷反应过来,连忙放下碗,拉着小乖一同双膝下跪。
“见过乡君,我愿意为乡君做事!”
苏瑶单手直接把人扶起来,她不喜欢被人跪拜,说出自已的要求。
“我需要一些人手来开垦田地,你们愿意的话,有多少来多少,每月我都会发放工钱。”
开垦田地?
成老一怔,“只需要开垦田地?”
苏瑶点头。
她早就有这种想法了。
只不过开垦田地不在中州,而是在江州。
江州,她承包了清平县外的土地,如果有百来名人手开垦土地,种植稻米,日后吃穿不愁。
最重要的是,今日她进去空间,经过改良的二代稻种再过段时间收获。
届时一旦丰收,就能大面积播种,亩产千斤。
这可是神农帝君研制出来的杂交水稻,一旦出世,必定轰动,届时能够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啊。
想到这里,苏瑶心神摇晃,一阵激动。
苏瑶把自已的想法说出来,她需要开垦土地的佃农。
“只要你们愿意在江州开垦土地,种植稻种,每年收割稻谷的七成属于你们,另外三成你们上缴给我。田地是现成的,只缺人手。”
“你们要是同意,待会儿就去粥棚那边去报名。”
苏瑶在救济这群人时,早就做了打算,不愿看到这么多条人命逝去是一回事儿,但为自已攫取利益又是另一回事儿。
她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这样持续下去,来年就能丰收许多许多的稻米,届时一跃成为粮食大户,实现暴富梦啊。
苏瑶沉醉在美美的想象中。
幸好她在来之前找了岳老板帮忙。
几日前,她专门提醒岳老板离开中州,不料岳老板是个性情中人,念着她的恩情,没有带着商队的人离开,而是等候在客栈。
正巧在准备救治人的时候,她早就想到了这个计划。
一百多来人,就相当于一百多来个劳动力。
怎么想都是她赚了。
苏瑶完全不知道,当她说出口时,顺公公看着苏瑶的目光就像是看一个大傻子。
苏乡君哪点都好,就是不着调。
这百来人之中有老弱病残,成年青壮年男子少得可怜,雇佣回来不是亏本买卖吗?
碍于灵秀公主的面子,顺公公完全不敢说,唯恐自已被灵秀公主“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