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独乐众乐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看向了刘云秀。
素一道爷说道:“不知殿下有何等妙法教我?”
“不敢当不敢当。”
刘云秀心知这位道爷在太上法脉的地位,乃是太上法脉在人间的魁首,并没有任何的怠慢。
推让一句之后,刘云秀有些迟疑的咬了咬唇角,轻声道:“不敢欺瞒道爷,那经文,晚辈曾看过一些。”
素一道爷闻言面带喜色。
一般来说,似这般经文,都该是法脉内部的不传之秘,更何况乃是道祖亲自编撰的新经文。
不是说旁人不能看,道门也从没有敝竹自珍的规矩。
而是法不可轻传,万一被心术不正之人看了去,那岂不是做了孽?
不过很显然,刘云秀这位天庭公主并不在此列。
“不知殿下能记住多少?可能现在默出来?”
素一道爷笑着问道。
刘云秀道:“晚辈并没有翻看过完本的经书,只是在道祖编撰之时,在一旁伺候笔墨,故而难免瞥见只言片语。”
“所以,晚辈记下的经文,并非是某一段,而是许多段零零散散的。”
闻言,素一道爷的神色越发的惊喜,看向刘云秀时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惊讶。
在道祖编撰新经时陪侍在旁伺候笔墨,这件事若是说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的道门弟子羡慕的红了眼珠子。
“晚辈的想法是,既然经文原本暂时寻不到,但道祖既然有法旨,命我将经文送来老君山,想来是有将此经文通过老君山散播给人间道门。”
“但,道祖之法,贵而重之,更是高屋建瓴之下所编撰,一字一句皆有深意。”
“道祖的吩咐不能耽误,既然如此……”
刘云秀说到这里,素一道爷已经明白了刘云秀的意思,姜临也看向了素一道爷。
一老一小对视一眼,都互相点点头。
姜临道:“此法可行,道祖之新经,自然不可轻传,但听这新经名字就知道,此经乃是普渡世人的无上妙经。”
“晚辈提议,由云秀默下她所记住的经文片段,而后,以老君山的名义广招人间道门英才,做一场参经大会。”
“佛门讲究缘法因果,我道门也讲究一份眼缘。”
“也只有从只言片语之中,领悟出道祖新经真意的道门弟子,才能作为这一门新经在人间的传道者,作为道祖慈悲之心的践行者。”
刘云秀也随之点点头,这就是她的计划。
道祖的法旨不能耽误,但经文找不到也是事实,现在看来,只有这么一个法子才行了。
先把事情办下来,然后慢慢的想办法找经文。
道祖新经这事,瞒不住的,也不好去瞒,只能广告三界道门,否则就是在私藏道祖真经,为天下道门共厌之。
所以老君山必须在第一时间,就告知所有的同道,老君山有道祖的新经。
但是,这个法子看似能解燃眉之急,但这一场参经大会办下来,最后必然会出现能够领悟道祖新经真意的英才。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三界道门若是连一些天骄都没有,那才是怪事。
真要是到了那时,老君山去哪里拿出经文原本来?
怪罪刘云秀?不存在的,且不说人家的身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新经遗失,必然不是刘云秀的罪过。
怪罪姜临?
也不存在的,人姜临压根就没有接触过这真经,而且真要说起来,姜临的身份在道门内部,比刘云秀还要敏感。
真以为黑律法脉在道门内部令人避之不及的名头是吹出来的?
所以,真要到了那是,且新经依旧没有寻回,担责的只有一个,就是老君山。
哦,道祖编撰的新经,甚至专门派了天庭公主和黑律法师来护送到你老君山,让你老君山来负责传播,这是多大的信任和荣耀?结果新经在你老君山丢了?
虽然事实显然不是如此,但从字面意义看,还真是这样……
所以,姜临和刘云秀都看向了素一道爷。
这个可能爆出来的大雷,素一道爷会不会接?
素一道爷没有任何犹豫,道:“就这么办。”
显然,素一道爷压根就一点不带怂的。
只是在素一道爷答应下来之后,这位道爷的嘴角却泛起了和刚刚的姜临如出一辙的坏笑。
“只是,这样的盛事,单单找小辈有什么意思?”
素一道爷看着刘云秀和姜临,笑道:“你们两个不知道,但老道我可是门清。”
“如今人间界的大门大派,乃至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子孙庙,都藏着一些老不死的家伙。”
“那些老家伙跟我一样,都是厚着脸皮留在人间界,守着祖师法统过活的不肖子孙。”
“还要劳烦姜小子在四大部州跑一跑,把这些老不死的都给喊来。”
闻言,姜临先是一愣,而后看到素一法师嘴角的坏笑之后,顿时明白了这位道爷的意思。
现在是一份压力分成五份,但也不是几人这小肩膀能抗住的。
但若是再多分出去一些呢?
五份不够就十份,十份不够就二十三十乃至五十一百。
俗话说是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更不要说,是一群不世出的道爷了。
这可不是真拙道爷那般明面上的道爷,而是货真价实的,整个三界道门内部的道爷辈。
话说姜临也是在见到素一道爷之后才知道,自己之前对人间界道门的了解还是有些浅显了。
人间界可不止有如真拙道爷这般,死死卡在飞升之前,争取在人间多留一段时间,把祖师基业稳固好才飞升的道爷。
也有真正意义上的,在整个三界的道门都足以被称之为道爷的大修存在。
这些大修在人间界,可能隐姓埋名,可能千八百年都不见得露面,更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但却真实存在。
类似这样的道爷,在道门内部的高层之中,被称之为“守脉道爷”。
这些守脉道爷,可能不是某个年代某个法脉最惊才绝艳的天骄,但一定是心智最坚韧的那一位。
也唯有心性心智坚韧到了极点的修者,才能甘愿近乎永远的默默无闻,只为了守护好祖师传下的法脉。
而现在,素一道爷显然准备把这些位真道爷都给拉下水……
“道祖传经,乃是我整个道门的荣幸和盛事,老君山何德何能,专美于前?”
素一道爷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但嘴角的坏笑却出卖了他。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小姜道友你说呢?”
姜临完全赞同的点点头,道:“道爷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事不宜迟,还请道爷赐下名帖,晚辈这就动身,有接引神光在,用不了多久,晚辈就能走遍各大法脉。”
素一道爷感慨道:“真是辛苦小姜法师了。”
“为我道门盛事奔走,何来辛苦一说?晚辈甘之如饴。”
姜临也说的慷慨激昂,道:“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说罢,和素一道爷对视一眼,二人开怀大笑。
刘云秀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直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个词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超大型的,遍布整个三界道门的分锅大会……
只要那些位道爷来了,在知道这事之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帮着老君山和自己,想方设法的寻回真经。
不然,丢的就不是老君山的人,而是整个道门的人。
参经大会参到最后,却拿不出经书原本,闹呢?
真要那样,老君山是首罪自然不必说,但其他道门法统就没有责任?
这就是一个分锅的阳谋,偏偏还没法不帮。
“可是这样一来,老君山在道门内部的信誉……”
刘云秀欲言又止。
这么办的话,老君山可就名誉扫地了,虽然是在道门内部,但好像这样更致命。
“诶,都是些没用的!”
素一道爷却显得很是坦诚,双手叉腰,道:“那些老不死的不会传出去的,最多就是和老道打一架,老道虽然是吃素的,但打起来可不怕那些老梆子!”
这种事,会传出去才是怪事,只会在道爷圈里传播,老君山的信誉不会有事,素一道爷个人倒是会因此引来一顿胖揍。
想到这里,素一道爷有些心虚的嚷嚷:“难不成那些老梆子还能打死我?”
真正的道门真人,一般只有两种,要么如魏天君那般,肃穆严整,从不逾矩,眼里也揉不得沙子,以维护道门,维护法脉为己任。
要么,就如眼前的素一道爷这般,有一副割不破,骂不穿,刺不进的二皮脸,压根就不知道不好意思这四个字怎么写。
而二者之间,似乎没有中间值。
反正姜临没有见过。
“老道就留在老君山,负责统筹准备参经大会,小姜道友,劳烦你跑一趟四大部洲的各处法脉,将请帖送过去。”
素一道爷开始了安排,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安排的,这就跟把大象关进冰箱一样。
打开门,塞进去,关上门,就这么简单。
只不过,关大象很难,但有道祖新经在,把那些道爷忽悠来老君山,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
现在,姜临要做的就是去开冰箱门,而素一道爷则负责造冰箱以及关门。
“至于殿下。”
素一道爷最后看向了刘云秀,道:“殿下也留在我老君山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或者想到什么启示。”
“说到底,若是能在参经大会之前,寻会经书,自然是最好的。”
“晚辈明白。”
刘云秀深深点头,她知道,不管怎么说,经书是在自己手里不见得,而姜临也好,素一道爷也罢,包括二人刚刚商讨出来的参经大会的计划,都是在为她托底。
虽然经书遗失,怎么也怪不到她的头上,但她也不可能安之若素。
“事不宜迟,大家都动起来。”
素一道爷最后敲定了计划。
“来人啊,敲响问道钟,召集老君山所有弟子,老道要宣布一件大事!”
素一道爷的声音在老君山袅袅升腾。
而姜临在和刘云秀对视一眼之后,拿着素一道爷的名帖,径直走进了接引神光之中。
在接引神光之内,姜临没有犹豫,选定了第一站。
正一法统,麻姑山,北帝派!
正一素来有三山滴血的说法,说的乃是符箓三山,龙虎山,阁皂山,以及茅山。
而虽然麻姑山不在这三山之中,但在正一法统之内,也是极为独特的存在。
无他,盖因黑律法师,皆出自麻姑山道统。
巧了,姜临自己就是根正苗红的黑律法师,现在有好事,当然要想着“自家人”。
当然了,姜临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如果到了参经大会的最后,经文还是没有找回,姜临不敢说难辞其咎,但至少是参与者。真要到了那时候,也有个说法。
我第一站就找的我自家法脉,你们还要我怎么样?
“邓紫阳邓祖还能打死我不成?”
姜临嘟囔着,随着接引神光落下,他直接来到了麻姑山之上。
虽然是北帝黑律法脉出身,但姜临还真是第一次来到自家法脉在人间的祖庭。
“杭州龙井山紫微观住持,北帝派玄字辈道人姜玄应,前来拜谒麻姑山祖庭!”
姜临的声音在麻姑山上响起,不多时,便有一众道人联袂而来。
领头的,乃是一位四十来岁的黑须道人,穿一身漆黑道袍,周身没什么道门清福炁,反而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威严法度,妥妥的北帝派画风。
“贫道,麻姑山北帝派住持,李玄庆,见过同门师弟。”
“见过玄庆师兄。”
姜临还礼,同宗同辈之间,没有那么许多的繁琐礼节,只是互相见礼,而后便热切了起来。
“姜师弟,说实话,应了你这一声师兄,还真是让贫道有些自觉厚颜无耻。”
李玄庆看着姜临,自嘲道:“师弟乃是三界新生代大魁,更是我道门不世出的天骄,不仅已经是四品黑律法师,更是金仙大修,而贫道不过是未成仙道的人间修者,真是让贫道汗颜啊。”
“师兄何出此言?”
姜临认真道:“不管贫道如何,在这麻姑山,在我北帝法统之内,您依然是我的师兄,此乃万世不改之礼。”
三界虽然是拳头说话,但在道门内部,辈分,尤其是同宗同脉的辈分,还是相当被看重的。
无他,只因为道门本身,就是三界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师兄,闲话少叙,贫道此来,乃是身怀道祖法旨。”
姜临正色的说起了正事来。
闻言,李玄庆神色也肃穆了起来,道:“不知道祖有何等旨意传下,我麻姑山上下定然遵从无误。”
姜临也不客气,直接道:“还请师兄,将咱们麻姑山的道爷请出来,容贫道拜见。”
李玄庆闻言,脸色一苦,他自然知道,姜临口中的道爷,乃是真正的守脉道爷。
可是……
“师弟啊,一定要道爷在,才能传道祖法旨吗?”
李玄庆有些难以启齿的问。
姜临有些奇怪的问道:“师兄有难处?”
难不成,麻姑山没有守脉道爷?闹呢?北帝派只是黑律法脉人少,可天蓬法脉的天骄也是层出不穷的。
李玄庆屏退了左右,拉着姜临朝着麻姑山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我麻姑山自然有道爷在。”
“只是……唉……”
李玄庆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一咬牙。
“既然是道祖法旨,贫道也不藏着了,师弟随我来就是。”
说完,便在姜临好奇的神色中,带着他往麻姑山的后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