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7章 肯定有
她很喜欢这上漂亮得让人不敢直视,说话直来直去的女孩。
赵丽丽看着更像个高中生。
似乎比易飞还要显小。
却让她叫赵老师。
比叫大少奶奶还有些搞笑。
方希箬不在乎。
如果时间再向前推几十年。
她就是自己的女主人。
哪怕是现在,她在自己的心目中,永远是少奶奶。
赵丽丽把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发展前景讲了下。
当然没有说到具体能用到的产品,只是说各种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
能用的产品现在很多还没有出现。
电动汽车的理论很早就提了出来,说出来也无所谓。
事实上,赵丽丽讲了半天。
除了易飞,其它人像听天书一样。
包括赵秋城和余春芳。
易飞虽然和赵秋城讲过,赵秋城也只知道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
毕竟这个太专业了。
电池谁都知道,知道电池结构原理的却没有几人。
更别说什么阳极材料、阴级材料、导电剂、电解液、隔膜、安全保护这些名词了。
赵秋城觉得很奇怪。
易飞教给小妹,小妹就是再会学习,这么短时间能学会这么多东西?
芳芳也一脸迷茫的样子,说明不是她们在学校学的。
小妹到底咋回事啊。
她总不能也像易飞一样拥有她的前世记忆。
赵秋城敢保证,前不久她还没有。
算了。
随她便吧,反正她是自己的小妹就成。
就像易飞,其实他还是以前的易飞。
苗惠昕指指她的大哥大电话,“电池能用到这上面吗?这玩意其实根本没有啥用,听不清不说,通话时间也就半个小时。”
新的电池要是用在这上面倒是挺好。
这破玩意充电十个小时。
就半个小时的通话时间,碰见大事,一件事都说不完。
还死沉死沉的。
哪怕能提高半小时的通话时间也成啊。
赵丽丽说道:“用到这上面是可以的,通话时间也会延长,但是这种移动电话就是个过渡产品,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越做越小,再配上大容量的锂电池,通话几个小时都没问题。”
那种被后来称为老年机的机型,哪个不能打半天电话。
待机半个月的手机都有。
还有一个品牌专门以待机时间长为卖点。
那些年还真的没少卖。
给大哥大上锂电,估计效果也不太明显。
这玩意这么大,能不费电吗?
早期推出的电池容量没有那么大。
好东西总得一步步来。
何况有些技术现在还实现不了。
比如做为导电剂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还没发现制备出来呢,得等自己推出来。
方希箬说道:“小易总,赵老师,可以研发大哥大啊,那玩意多贵啊,不比卖电池赚钱多?”
那玩意在内地下来得好几万人民币。
一台得赚多少钱啊。
一块电池才赚多少钱。
既然能研发Bp机,锂电池,难道不能研发出大哥大?
不都是类似的东西吗?
“那玩意是贵,利润也很高。”
赵丽丽说道:“可是量小啊,一年才能卖多少台,费莱公司肯定是要研究电话的,但那玩意需要积累,不像电池,半年一年就能成。再过几年,能使用锂电池的东西多了,就是到赚大钱的时候。”
寻呼机都要生产了。
怎么可能不研发手机。
易飞这些天苦苦思索,估计就是因为手机的问题。
通讯行业,赵丽丽比易飞还要精通。
过几年研发出一款手机并不难。
甚至再过些年研发出一款智能手机对两人都不是太难。
最多就是时间长点。
难就难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
易飞似乎对有独立知识产权很执着,这个也不怪他,你生产一部手都要给别人钱,让谁不恼火。
整个通讯行业华夏起步很晚。
很容易被国外企业设置专利壁垒,甚至卡脖子。
现在在通讯行业投入还不算晚。
赵丽丽对无线通讯技术及解决方案还是门清的。
但现在成立个通讯技术研发中心也很困难。
资金没问题。
反正妈妈有的是钱,明年从东瀛那边能撤加六七十亿美金。
主要是缺乏相关的人才和环境。
总不能就她和易飞两个人。
那就是把两人分成两半,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啊。
寻呼机捞一笔可以,毕竟总额一两千亿的市场呢。
大哥大这种过渡产品还是算了吧。
总共也没有多少市场份额。
易飞说道:“这就牵涉到我需要妈妈帮忙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我需要一大批集成电路、通讯、电脑软硬件等方面的人才,刚才方姐告诉我,她可以帮我汇聚一些人才,不需要他们去临东,我想在港城成立个通讯公司,专门做些电子产品研发。”
以费莱公司的名义做通讯研发,受限制肯定很多。
人家也不带咱玩。
易飞早就做好单挑全世界的准备了。
但早期肯定不行。
把某项技术攻克了,但也得推广啊。
如果是国内的企业,国外能听你的吗?
港城相对就好多了。
受限少,电子行业在港城目前还说得过去。
赵丽丽说道:“还有学材料学的,物理学的。”
她说完,一脸殷切的看着苗惠昕。
易飞和方希箬在厨房聊了一通,已经知道妈妈在港城有大量的人才储备。
赵丽丽可不知道。
方希箬说道:“赵老师放心,肯定有学材料的。”
苗总刻意的培养人才,肯定各行业都有。
只是如今正火的就是学电子的,所以学电子的就多了些。
苗惠昕说道:“小方,上次我让你统计下本科包括本科以上的能到内地工作的人员名单,你统计好没有?”
易飞上次说需要一些人才的时候,她就让方希箬统计下。
十多年来,她千方百计的帮助那些有前途的少年、青年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她建立欣欣儿童院,有易飞也在儿童福利院的原因。
也有为章氏、苗记培养人才的想法。
帮助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学业的少年、青年,有给他们一个机会的想法,同样也有些想法。
“初步统计好了。”
方希箬说道:“博士三名,硕士十一名,本科生三十四名,这些都是学的和电子专业相关,不包括飞讯电子公司的两名副总经理、两名技术主管、两名副主管,两名研发总研究员,飞讯电子还有六名国内本科毕业生,十来名大专生。这些人进入内地的出入证都办好了,除了飞讯电子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离开,其它四十八人,小易总随时可以带走。如果研发中心,设在港城,还有更多的人加入,有些人由于家庭原因,实在是无法长时间离开港城,如果小易总能在临东给他们安家,还能带走一些人。”
她看着易飞吃惊的样子不由暗笑。
刚才她只所以没有说人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
就是想要这个效果。
总得等他向苗总提出要求,苗总答应他最好。
“方姐,你等等。”
易飞说道:“你是说,这四十八人学的都和电子有关,而且我还可以带他们去临东?”
刚才她说有两个学通讯的硕士生,可以长期留在临东,自己都乐得都想高歌一曲。
现要,她居然说有四十八名。
飞讯电子还有八名加国内的六名本科生、十多名大专生。
居然还有三名博士。
他要是把这四十八人为班底成立个集成电路研发中心。
如果加上自己和丽丽,实力都可以和国家级的研究所相匹敌了。
漂亮国那个在手机产业中横行的高能公司,三年前成立时,也就六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