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诬告亲儿

    刘氏状告儿子忤逆不孝的案件,就这样结案了。

    刘氏和山上道士勾搭成奸,可是遭到儿子阻挠。

    为了达到和道士长期欢乐好的目的,刘氏不惜污告儿子忤逆不孝,已达到和道士长相厮守的目的。

    顾初凯故意痛打宋莱,为的就是麻痹刘氏,引蛇出洞,让刘氏自露马脚。

    自本朝起,朝廷大幅提高了对诬告者的处罚力度,所告二人以上,无论轻重,但有一人不实者,犹以诬告论。

    且凡诬告人笞罪者,加所诬罪二等;流徒杖罪,加所诬罪三等,以此类推。

    由此可论,刘氏和道士各杖三十,道士寓意勾引良家妇女,并伙同良家妇女诬告亲儿,判流放。

    判决那日,许多百姓闻声而动,都来县衙听审。

    当得知新来的县令巧设陷阱抓捕刘氏罪行,后又还宋莱公道,判处了诬告儿子的母亲以及勾搭成奸的道士,众人都欢呼起来。

    新来的这位县令,可真不简单。

    先是以雷霆之势惩处彭俊,而后又巧妙的为含冤之人申冤血恨,果真是如青天在世。

    他们东莱,看起来是有救了。

    谢千雨买了菜回来,兴致勃勃地和顾初凯说起外面的人都是怎么说他们县衙的。

    “顾大人,你可知外面的人,对您敬佩极了!”

    “他们都说你是青天在世呢!!”

    顾初凯道,“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好多人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这东莱县城。”

    “那些犯人,他们所见所及就这县城这么大,自然会自以为聪明,瞒天过海。”

    “我读了许多书,又努力考取了功名,为的就是帮助百姓开拓眼界。”

    “当百姓读了书认了字,见过更多的世面,就不会轻易被坏人所害。”

    “所以下一步,等我把这里整理顺畅,我想慢慢开办一些私塾,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

    谢千雨使劲点了点头,道,“大人说的不错,我也认为头脑决定一切,读了书识了字,就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我相信大人一定会做成这些事,受惠的是东莱老百姓,他们可真幸运。”

    两人正说着,金戈捧了许多案卷进来,走到谢千雨身边,看了看她的篮子,兴奋道,“今天吃什么?”

    谢千雨道,“今天吃个好吃的东西,这也是我的拿手菜,请你们尝一尝。”

    “什么拿手菜?”

    “猪油渣。”

    宁国那时百姓不富裕,吃不起油,许多人都是拿猪油和羊油来炼油炒菜。

    也只有宫里的达官贵人,才会吃植物榨成的油。

    顾初凯小的时候穷过,自然知道底层百姓的生活。

    可是这猪油渣,他还真的没吃过。

    “大人,我先去做饭,你们聊。”

    谢千雨转身出了书房,顾初凯看他走了,才道,“我让你查的谢少原的事,如何了?”

    金戈道,“千雨所说不假,谢大人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是个好官。”

    “可他生性耿直,不会拐弯抹角,眼里不藏沙,自然不会和彭俊这样的人同流合污。”

    “彭俊在谢大人手下时,虽隐藏的很好,可是有些本性是隐藏不住的,因此谢大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喜彭俊。”

    “我打听过了,谢大人和彭俊与表面上并没有闹过矛盾,可知最开始的时候,彭俊贪赃枉法,并不被谢大人所知。”

    “也许到后期,谢大人有所察觉,想要法办彭俊;”

    “也可能谢大人发现的,不仅仅是彭俊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才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但不管如何,如今你要替谢少原翻案,少不得要牵扯到别人身上去,你可想好了?”

    “你刚来东莱,就要提前任县令翻案,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他们不会因为你是丞相之子,就对你网开一面。”

    顾初凯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和千雨说过了,谢大人的案子亦缓不亦急,让她不要着急。”

    “我已答应替她父亲查明真相,那就一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二人正说着,谢千雨来唤二人吃饭。

    金戈想到谢千雨说的猪油渣,眼中闪过一抹兴奋,几步跑到了餐桌边。

    顾初凯吃饭也很简朴,因此谢千雨按照顾初凯的要求,只炒了两个菜。

    蜀椒猪油渣,清炒黄菜,并一碗汤。

    这黄菜,是宁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白色的菜杆,黄色的菜心,微甜,轻炒只需要加一点点的盐,滋味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