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何时解了我的禁闭

    高阳的土匪,在顾凌风赴任后仅仅半年,就扫荡干净。

    武宁馨带着当初和她一起种药材的那几家农户,历时半年,也种出来了优良品质的药材。

    武宁馨带着收获的药材去附近的大市场上询问。

    由于土壤特殊,武宁馨她们种出来的药材药性浓厚,气味纯正,一下子就被药材上抢购了。

    药材商还和武宁馨约定,如果再有收成,一定要先考虑他们。

    这个消息让整个高阳都沸腾了。

    看着那几家跟着武宁馨干的农户数银子笑的合不拢嘴,大家伙儿终于摒弃偏见,相信凌风和武宁馨是真的为百姓做事。

    一时间,武宁馨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和土壤改造做得异常的顺利。

    高阳县逐渐有了模样。

    顾凌风写了折子,将这一切都向皇帝做了汇报,照例将所有功劳都推给了皇帝。

    茂和看了那篇著名的拍马屁折子,止不住的摇头叹气,真心佩服顾凌风的文笔。

    “我知少元与顾凌风素来有嫌隙,可少元绝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少元才情远在顾凌风之下。”

    茂和有些疑惑,当初被孟思恭鼓动,将顾凌风放在对立面,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顾凌风早晚有一日会回到苑京,他现在还未站队,如果他站在太子一边,汝南王绝不是他的对手。

    太子成年许久,且德行出众,不是好控制的皇帝。

    可汝南王就不一样了,他行事鲁莽,头脑简单,再加上沈贵妃。

    来日汝南王继位,仍旧是他茂和的天下。

    茂和思虑良久,决定对顾凌风抛出橄榄枝。

    茂和再次向皇帝进言,言顾凌风才华出众,如今高阳匪患已除,可以将他调回苑京。

    皇帝也有些想念顾凌风,便依了茂和的说法,打算把顾凌风调回来。

    谁知顾凌风上了一道折子,拒绝了皇帝的旨意。

    “高阳边陲之地,又和代国相近。民众擅攻斗,民风粗犷,不好管理。”

    “臣治理高阳,才刚刚见成效,若是换了旁人来,臣只怕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臣仰慕于皇上,毕生心愿就是让宁国土地上所有的民众都知道皇上的光辉。”

    “因此臣恳请皇上,不要把臣调回苑京。”

    “皇上给臣五年时间,臣一定还皇上一个坚固的边陲放线,定让国内国外臣民都知道皇上的文治武功。”

    顾凌风折子里的这份狂热,皇帝感受到了。

    诚如顾凌风自己所言,他是个极端的忠君者。

    他既不会站队太子,也不会站队汝南王。

    他忠于的,在乎的,从来都只有皇帝一人。

    这种感受这种人,皇帝还是第一次见。

    皇帝被顾凌风的折子感动,居然答应了顾凌风的请求。

    皇帝的披折下来,顾凌风随意看了看,就把折子收了起来。

    武宁馨纯粹好奇,“你为什么不愿意回苑京?”

    “当初叫你来高阳,不就是让你来剿匪的吗。”

    “如今匪患已出,你为何不愿回去?”

    顾凌风道,“若是皇上有诏,召我回苑京,我自不会推辞。”

    “可这主意若是茂和向皇上提起,我自然不会去趟这趟浑水。”

    “你可知,皇上在召我回京的折子之前,刚刚罢免了西北总兵王国泰,换上了文臣出身的刘树涛。”

    “这刘树涛旁人不知我却知道,他是永辉十八年茂和做主考官那一年考出来的进士。”

    “刘树涛虽未曾明着投靠茂和,可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叫人看出来。”

    “如今毫无建树的刘树涛取代有功的王国泰,焉知不是茂和在排除异己。”

    武宁馨懂了一半,“也就是说朝上局势不明,茂和依旧权势滔天,你乐得在高阳躲清闲,所以不愿回京。”

    “没错,”顾凌风顿了顿,看向武宁馨。

    “你知道那日云宝和我说了什么吗?”

    “什么?”

    “他说爹爹和娘亲什么时候再给我添个妹妹。”

    顾凌风靠近武宁馨,看着她的眼睛弯了眉眼,“这也是我想问的,娘子何时再给我添个女儿?”

    武宁馨愣了一下,脸一下子就红了。

    “你,你胡说什么!!”

    顾凌风理直气壮道,“我何时胡说?娘子与我不亲近,已一年多之久,既然如今云宝问了,我也想知道,娘子究竟何时才能解了我的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