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妖娆 作品

第101章 一零一章

 虞滢别了伏危后回到院中,衙差来与她说昨夜送来的人醒了。

 她沉思片刻,道了声她回屋一趟再过去查看。

 虞滢回到屋子立刻研墨,撕下一张纸条,在上边写上要对男子说的重要信息。

 写好后折成小纸团放在腰间,随之往隔壁院子而去。

 男子神秘,必然有衙差茅草屋在外头看守着。

 虞滢到茅草屋外,守在门外的衙差敬重地朝着她一颔首:“余娘子。”

 虞滢轻一点头,道了声“辛苦了”,随之掀开草帘入了屋中。

 衙差为保护余娘子,也跟在身后一块进来。

 虞滢看向躺在床上的男子,男子也虚弱地抬眼看了她一眼。

 男子脸色依旧有些不正常的红,但嘴唇却是苍白的。即便虚弱,可眼底下隐藏着的警惕与锐利却是没能逃过虞滢的双眼。

 虞滢走到床边,问他:“现在感觉如何了?”

 男子沉默了一会,声音嘶哑的应:“头还是疼,肌肉酸痛,喉咙火烧一样的疼。”

 “伸手给我把一下脉。”

 男子犹豫几息,还是把手从被中伸了出来。

 虞滢面色从容地把手搭在他的手腕上,摸上脉搏。

 屋中静谧无声,男子望向给他把脉的妇人,目光带了几分思索,不确定这个妇人是否会帮自己。

 因有衙差在,他也不敢多做打量。

 虞滢把脉间,转头看向衙差,询问:“他早上可服用了汤药?”

 衙差点头:“服过了,早饭也用了。”

 在二人说话间,男子手心被塞入了东西,他顿时会意,反应极快地握在微微握拳,以免东西掉落。

 虞滢引开衙差的注意力,给男子塞了纸条后,继而与衙差道:“晌午的时候,给他小半碗的润喉汤药。”

 衙差点了头。

 虞滢转回头,看向男子,说:“你病得较重,能熬过昨晚已然是上天眷顾,现在这些症状恐得半个月才能好。”

 说着她起了身:“要是哪里不舒服,便与衙差说。”

 说罢,她态度平淡地转身出了屋子,衙差也紧随其后。

 在二人出去后,帘子放下的瞬间,男子当即把藏在手心的纸团取出,打开查开。

 快速浏览了一遍后,方才心底下的不确定,现在全然定下。

 看完后,他撑着床坐起,把纸条扔进火盆中,看着纸条烧成灰烬后,才躺回床上。

 *

 天气转暖,染上时疫的百姓逐渐康复,安置处的病患一日比一日少,时疫进入了尾声,安置处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夫待命,所以只留下两人就足够了。

 而大夫的去留,全由抽签来决定。

 由于季馆长年纪最长,劳累了大半月,身体略有吃不消,故而不用抽签,只剩下的五人来抽签决定。

 虞滢幸运的抽到了去签,这也意味着她能回去了。

 而留下来的是郑记和季氏的大弟子。

 虞滢收拾东西准备回去时,房门被敲响,打开门一看,竟是郑记医馆的柳大夫。

 柳大夫询问道:“余娘子可方便说几句话?”

 虞滢过去与这郑记,李记,洛记医馆都有些许的旧怨,但虞滢只针对这决断的人,也不会迁怒旁人。

 而且着这段时日是非常时期,彼此也都放下了过往的恩怨与成见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况且都见识过这余娘子是有本事的,还是因她发现时疫发现得及时,这次才能有惊无险的度过,就单凭这一点,他们也没资格瞧不起她。

 更别说,这余娘子也确实比他们有本事。

 所以这大半个月下来,几个大夫现在已然是真心敬重这余娘子的。

 虞滢道:“不知柳大夫想与我说什么?”

 柳大夫犹豫了片刻,道:“余娘子有一身本事,要是不从医倒是可惜了,正好郑馆长嘱咐我,让我邀余娘子到郑记医馆做坐堂大夫,关于薪俸也会给予优待,一个月一两银子。”

 就余娘子会的针灸之术,再让她带一两个徒弟,一两银子,绝对值了。

 伏危现在的月俸也只是七百文,一两银子的薪俸的确是优待了。

 但若是要去做坐堂大夫,虞滢也只会去季氏。不是因为薪俸,而是观念的原因。

 四家医馆的馆长,她都有接触过。

 这几家医馆的馆长,三家医馆都是利益为上,她只要待久了,必然会因观念的不同而发生争执。

 可直接拒绝,又会下了郑馆长的脸,虞滢只能笑道:“先前季馆长也与我说了这事,我一时也没有应下,关于柳大夫所言,我也会好好考虑的,等我考虑好了再给郑馆长答复。”

 听说季馆长也提了这事,柳大夫心下懊恼来晚了,但面上也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诚恳地道:“希望余娘子好好考虑郑记医馆,薪俸方面还是可以再谈的。”

 虞滢点头,再应了一句会仔细考虑的。

 送走柳大夫,虞滢回屋才收拾半刻,那李记医馆的大夫也找了过来,与柳大夫也说了差不多的话,都想要虞滢去他们医馆做坐堂大夫。

 方才柳大夫来的时候,虞滢没多想,但现在仔细想想,也能明白他们的心思。

 除却她的本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时疫是她发现的,现在在玉县,她或多或少能赢得好听的名声,而时疫刚稳定下来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病人看诊的

 这个时候借助她的名声来引流,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名人效应。

 虞滢想明白后,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与柳大夫说的一样说辞,不应下,只说会考虑。

 终于收拾妥当,虞滢换了一身衣裳后才出门。

 从后门出来,马车已经在等候了。

 赶马车的衙差道:“今日大人特意派了马车来接几位大夫,特别嘱咐了要把余娘子送回去。”

 虞滢道:“劳烦了。”

 她上了马车,入车厢后掀开帷帘往外瞧去。

 看向待了大半个月的安置处,虞滢心中感慨万千。

 时下,终于可以回去了。

 虞滢放下了帘子,倚靠在马车上休憩。

 马车从街道上使过,有叫卖的声音,虞滢从浅眠中醒来,再度掀开帷帘往外望去。

 街道上已然有人开始摆摊子了,也有了行人。

 虞滢松了一口气,万幸。

 马车不紧不慢,过去了小半个时辰,终回到了西巷口。

 虞滢在巷口下了马车,谢过车夫后,她背着包袱进巷子。

 走入巷子,就碰巧遇上西巷口的邻里。

 邻里见到她,双眼一睁,露出了惊讶之色。

 就在虞滢以为自己要被嫌弃的时候,那婶子忽然一声高喊:“余娘子回来了!”

 其他院子传出匆匆脚步声,邻里都跑出巷子观,纷纷朝着虞滢喊“余娘子”。

 他们的脸上是带着笑意的。

 被人欢迎期盼的感觉,总能让人心下感慨没白付出。

 虞滢脸上挂上了淡淡笑意。

 听到巷子外头传来的声音,罗氏和温杏,还有伏安伏宁也都跑了出来。

 兄妹二人见到小婶时一怔忪,随即绽放出了惊喜,激动的朝着虞滢冲过去。

 伏宁冲到了跟前,双臂紧紧抱住了虞滢的腰,伏安也巴巴地看着虞滢,眼底尽是想念。

 “小婶,我给你拿行囊!”

 虞滢见他那般积极,便把包裹给了他,然后牵着伏宁在邻里热情的问好中,一一回应,往家走去。

 走到院门前,大嫂忽然上前抱住了虞滢,声音哽咽:“弟妇,你可终于回来了,担心死我了。”

 虞滢一怔。

 这是她在这个时代,除了伏危和伏宁之外第一回与别人拥抱。

 惊诧之余,心下缓缓有暖意流过。在这里,她也不是孤身一人,还是有很多人等着她回家的。

 不知不觉间,在这个时代,她也渐渐地有了一个家。

 ——爸妈,爷爷奶奶,妹妹,我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人关心,你们不要太担心我,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你们也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虞滢反拥住了大嫂,脸上露出了微笑。

 半晌后都入了院子,罗氏和大嫂两人忙前忙后地张罗着。

 烧了火盆,让她跨过,意为除霉运,将来顺顺利利的,无灾也无难。

 接着给她烧水沐浴与做饭。

 虞滢沐浴回来,在用饭的时候,几个人都围着她坐,不约而同地盯着她瞧,好似要把这大半个月下来没瞧的都瞧回来一样。

 虞滢无奈笑了笑,问:“二郎和大兄都在衙门?”

 伏安应道:“阿爹前些天只在门外给我们送吃食,没有进门,倒是过年的那日,阿爹和小叔回来了一趟,给了我和妹妹红封之后,又匆匆离开了。”

 虞滢闻言,心道伏危和大兄他们也是一直忙着。

 她忙的是后边的活,而他们忙的是前边的活。

 伏安接着道:“之前不允许出门,但现在是可以出门了,要不要我去衙门告诉小叔和阿爹,说小婶回来了?”

 虞滢摇了摇头:“你小叔在衙门,肯定会收到消息的,没准晚上就回来了。”

 这才说着人,外边就传来邻里喊“伏先生”的声音。

 伏危回来了。

 两个孩子也听见了,惊喜道:“肯定是小叔和阿爹回来了!”

 兄妹二人顿时从凳子上站起,兴奋地往院子外跑去。

 虞滢也放下碗筷,站起身往院子外走去。

 伏安打开院门的时候,伏震与伏危也正巧到了门外。

 虞滢才走到堂屋外的屋檐下,便与伏危对上了视线。

 自上回一别,他们也有六七天没见过面了。

 因这回平安度过了时疫,二人相望,见到对方都是平平安安的,很有默契的都笑了。

 兄弟二人入了院中,伏安赶紧把房门关上。

 门一关,伏危就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望着虞滢,朝着她缓缓走去。

 走到屋檐下,眼里全然是虞滢的身影。

 彼此相望,虞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二人的氛围,让罗氏和温杏都嗅到了的二人间微妙。

 但因知他们都辛苦了大半个月,也没有仔细去想,罗氏忙道:“大郎二郎,你们先坐着,我再去做一些饭。”

 温杏也顾不得夫妻团聚,也忙道:“我也去帮忙,烧些热水给你们洗一洗,好消除疲劳。”

 两个人都走了,伏震看了眼二弟和弟妇,淡淡一笑。

 他喊上儿女,让他们陪他去买今晚煮的菜,然后留这对小夫妻团聚。

 人都走了,伏危当即拉起虞滢的手转身入屋。

 房门阖上的下一瞬,在虞滢还未反应过来之际,就被伏危拉入了怀中,紧紧地抱住。

 伏危在她的耳边诉说着思念。

 “阿滢,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