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意 作品

第 140 章 晋江独发,严禁转载

飘的速度比走路快许多,也不会出现累的情况,所以叶笙歌很快就到达了自己想去的目的地。

那座鹤立鸡群的红色楼房,确实是商柏晔的新住处,因为他一到小楼房周围,就看到被几个土财主围在中间说话的商柏晔。

虽然距离有些远,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但想也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些肥头大耳的土财主们,不是想跟商柏晔套近乎,就是想占点小便宜,从商柏晔身上搜刮些油水下来。

被一群肥头大耳的土财主围在中间,听他们叽叽喳喳说废话的商柏晔,看上去倒是无比淡定,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情绪,但自始至终也没有回答那些土财主们一句话。

叶笙歌好奇他们在说什么,就慢慢飘到了他们旁边,站在距离商柏晔背后不远不近,又刚好能听见土财主们说话声的地方,生怕离得近了会被商柏晔发现异常,然后再来个时间碎片动荡。

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回家后,他在细节方面更加重视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副本任务完成失败的惨象。

在选好的地方固定住身形后,叶笙歌就竖起耳朵,仔细听土财主们在说什么。

一听之下他就发现,比起普通人和庄稼汉,这些土财主们知道的消息更多,也更不要脸,为了获取利益,什么都敢往外说。

但这也便宜了四处搜集线索的叶笙歌。

从土财主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叶笙歌拼凑出商柏晔为什么选择从城里回到乡下的原因。

商柏晔的爷爷和奶奶,是带着孩子冒险从穷乡僻野的小村子走到城里,一步步发展起家业的了不起人物。

当初的商家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商柏晔的爷爷和奶奶也容易满足,忙了几十年,在城里站稳脚后,就想着把工厂卖了锦衣还乡,顺便帮扶帮扶村里的亲戚,刚好落叶归根。

但商柏晔的父亲不赞同老一辈把工厂卖了的决定,说服自己的父母留在城里。两个老人家疼儿子,最后还是答应了留下。这一留,就一直留到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两个老人家身子骨也越来越差。

两个老人家不停念叨着想回老家瞅瞅,但商家当时正在事业发展高峰期,脱不开身,商柏晔的父亲也不放心让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来回奔波,回去的事情就一拖再拖,拖到两个老人家死都没能去成。

这件事成了商柏晔父亲的一块心病,加上不久后妻子难产,生下孩子后就死了,一连串的打击压得商柏晔的父亲喘不过来气,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

高强度的工作让商家的资产更上一层楼,但商柏晔父亲的身体,也因为过度劳累和透支,没能坚持多少年。

在熬到商柏晔十五岁的时候,商柏晔的父亲再也撑不住了。恰好外面局势越发紧张,生意没有之前好做,商柏晔的父亲在最后一口气咽下去之前,对儿子说了老一辈的心愿,告诉他如果有一天生意做不下去,可以把家产变卖了回老家,那些钱够他挥霍一辈子了。

然而商柏晔的父亲没有想到,未来的战火会扩散到每一个角落,就连穷乡僻野的小乡村也不能逃过一劫,否则他绝对不会说出这种难为人的遗愿。

偏偏商柏晔是个死心眼的,答应了别人什么话,就一定要做到。

在把商家发展成城内第一有钱的大户人家后,商陆然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没有一点新意,就萌生出回老家试试过另一种生活的想法。

这种想法在人经历了走在大街上,莫名其妙被人指着鼻子骂为什么不再多给点钱的事情后,直接达到了顶峰。

虽然商柏晔不在乎拿一大笔钱出去做好事,更不在意其他人怎么看自己,但他很在意自己做的一切被人当作理所当然,甚至养出一群白眼狼。

这让商柏晔心里的厌倦感更浓,从街上回去后就做出回老家的决定。

但那个时候的商柏晔没有变成副本boss,心里还存有一丝善意,就算离开,也把自己的钱捐出去了一大半,只带了些物资和少部分现钱回乡下老家。

不过就算这样,他也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一回来就被一大群听到消息,跟他沾亲带故的人围住套近乎,就连村里几个土地主,也不甘示弱地跟上来,试图跟他打好关系。

就算商柏晔将自己的情况如实说给来套近乎的人听,那些人也不相信。

与其说不相信商柏晔,还不如说他们不相信真的有傻子,能一次性捐那么多钱出去。

靠着光明正大听来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猜测,叶笙歌把事情经过猜得八九不离十,一时间十分同情商柏晔这个冤大头。

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身上,都挺憋屈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糟心的,最糟心的还在后面。

也不知道这倒霉孩子未来会遇到什么事,居然直接从经常做好事的良心企业家,摇身一变成为怨气十足,恨不得拉上所有人给自己陪葬的副本boss。

想到这里,叶笙歌不再觉得商柏晔可怕了,反而用无比同情的目光看着他。

商柏晔像是察觉到什么一样,漫不经心地回头往身后看了一眼,发现身后空荡荡的,什么人也没有,这才慢慢收回视线,继续落在地上开得艳丽的野花野草上。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吓得叶笙歌背后冒冷汗。

刚刚商柏晔看的地方,就是他所在的位置。

意识到这一点,叶笙歌在不能当着商柏晔的面说话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不能随意看商柏晔。

回想起刚刚差点吓得心脏骤停的场景,叶笙歌忍不住在心里抱怨,商柏晔这人怎么这么敏锐,就连有阿飘盯着他都能察觉到不对劲。

还好正常人看不到阿飘,否则他说不准被商柏晔发现了多少次,那得多尴尬啊。

想到这里,叶笙歌也顾不上继续听墙角了,干脆飘到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上坐着,靠数树叶打发时间。

可他还没来得及数多久树叶打发时间,围在商柏晔身边的土地主们,就受不住外面的大太阳,接二连三找借口离开, 离开前还不忘顺便留下句明天再见, 大有一副商柏晔不松口给他们好处,就一直来商柏晔家里堵人的不要脸样。

不过这些土财主就是这样眼高手低,胃口被养刁了,又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在他们看来,商柏晔回老家的行为,就跟被拔了毛的凤凰一样,没有任何威胁力。

所以在跟商柏晔说话的时候,他们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真实意图,就差把话摆明了说。

偏偏商柏晔这个当事人,就跟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一样,态度十分淡漠,目光自始至终就没变过,依旧盯着地上的野花野草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和一群吃得膘肥体壮的土地主们相比,穿着单薄衣裳的商柏晔,显得格外清瘦。

看上去怪可怜的。

叶笙歌忍不住从桂花树上飘下来,然后挨个用力,在那些土地主头上一人踩了一脚。

见过不要脸的,但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美中不足的是,阿飘没有分量,就算他再用力,也踩不疼那些土地主,反而把自己恶心得不行。

叶笙歌停止了在土地主们头顶蹦跶的行为,慢悠悠飘到了商柏晔身后,越看越觉得他可怜。

多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在哪儿都过不了安生日子?

可同情的想法在他听到土地主们离开后,商柏晔说的一句话时,彻底消失不见。

商柏晔伸手拨弄了两下足足长到人膝盖处的野花野草,轻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着:“还以为能翻腾出什么新花样,没想到等了这么久依旧毫无长进,跟以前那些人一样无聊。”

从这句话里就能听出来,类似的情况商柏晔不止遇到过一次,甚至有刻意放纵那些人闹到自己面前的意思。

而这些做法,只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乐子,让自己没有那么无聊。

真是白担心了。

叶笙歌气得想飘到其他地方去,不想跟这个bt待在一起。

然而他发现自己飘不远了,无论怎么飘,最终都会被一股拉力拉回那个红色小楼房里。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试了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叶笙歌干脆留在红色楼房里,随便找了个空房间落脚,不再试图挣扎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乎每天早上,叶笙歌都能看到跑来跟商柏晔抱怨的土地主,他们一边抱怨种地的农户贪心,最近上交的粮食越来越少,一边抱怨最近三天两头总是打仗,让商柏晔这个有经验的人帮帮忙,看看有没有其他赚钱的好办法。

外面的局势确实如同那些土财主说的一样危险,就算是这个穷乡僻野的小村子有四面环山的自然优势,外人很难打进来,也减少不了跟外界交易的次数。

特别是这段时间,天上没有下一滴雨,田都干裂了,不少庄稼也跟着干死了。

这种情况,靠租土地主的田生活的农户们,别说给土地主按时交粮了,甚至连供自己吃的那部分都不够。

眼看只出不进了好几个月,享受惯了的土地主们急眼了。

再这样下去,他们还拿什么来享受?

急于找出路的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见过大世面的商柏晔。

商柏晔在听到这些土地主的问题后,倒是没有像最开始那样沉默,而是笑着给出一个土地主们不敢尝试的回答。

“危险和机遇并存,各位要是觉得不满现状,可以试试去外面创业。”

此话一出,土地主们纷纷闭嘴,谁也不说话了。

他们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命。

现在外面这么乱,怎么可能出去?

土地主们比谁都要怕死,唉声叹气着离开了,没有一个人决定出去闯一闯。

这个结果商柏晔一点也不意外,就连叶笙歌也早就猜到了。

这件事过后,土地主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勤快地跑来找商柏晔说话,不知道是被之前那番话打击到了,还是终于意识到商柏晔这个人软硬不吃,占不到什么小便宜。

叶笙歌也难得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原本他还以为这种安生日子能再多过几天,导致商柏晔黑化的变故也要等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生,谁承想一场突如其来的超大暴风雨,将一切都提前了。

暴风雨持续了很久很久,下了足足半个多月才停。

不用去外面看,单看商柏晔家里漫水的一楼小楼房就知道,外面肯定也水患成灾了。

干旱过后紧跟着就是涝灾,房屋还进了水,想也知道日子会比之前难过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