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435章 有些人不值得一个眼神

  来槐树村一年多时间,关礼杰和儿子安顿了下来,习惯并且喜欢上槐树村的生活。

  不过,听说他那跟着亲妈一起玩‘李代桃僵’的同母异父的大哥病死在北方农场,大冬天的时候被逼着去开荒,然后被冻死在外面。

  没有人为他可惜,只觉得恶有恶报。所有人都记得他当年跟着亲妈一起顶替别人的名字入住关家,没有人记得他曾经保家卫国,曾经也是付出了血汗的英雄。

  谁听了,不唏嘘一句?

  所以啊,人就不能做错事。

  因果相报,做下的恶,总会有报应的,迟或者早而已。

  苏老爹告诉关礼杰,如果他想去北方农场看看也可以请假,但关礼杰拒绝了,理由是路途太远了。

  他收到信,已经是兄长去世的两个月后了,再千里迢迢地赶过去没有任何意义。自从真相暴露,他们一家就只能四分五裂,必须有人为错误承担后果,否则,又怎么对得起别人被改变的一生?

  至于兄长,至于母亲,关礼杰只能一生感慨。

  不在的人已经不在了,活着的人只能更好地活着。关礼杰抱着儿子,看着远方,眼眶微红。

  怀里的儿子问关礼杰,“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他说的家是北方军区的家,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鸠占鹊巢’的结果就是‘物归原主’。

  关礼杰抱着儿子,告诉他,“以后,我们的家在槐树村。”

  ......

  一年又一年,槐树村越来越好,槐树村第一小学也越来越好,越来越热闹。

  学生人数在增加,招聘的老师也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很多来河西公社的知青都想方设法考老师当老师,或者去食品厂当业务员。

  几年过去了,苏慈心还在槐树村当知青。

  因为苏老爹觉得苏慈心心术不正,不同意,所以苏慈心一直没有考上学校的老师岗位,倒是成为了食品厂的业务员,几乎每个月都会回京市推销产品。

  因为她会哄人,曾经也养了不少‘鱼’,所以业务水平还不错。为槐树村食品厂谈下不少订单,为槐树村赚了不少钱。

  但槐树村所有人,包括新的、旧的知青都知道苏老爹不待见苏慈心,至于原因?

  他们从本地人口中听过各种版本的小故事,总结就是‘真假千金’的故事,孰是孰非,看结果就知道。

  真千金苏糖从京市回到槐树村,成为一名村妇,而假千金苏慈心却留在京市的养父母家里,要说其中没有苏慈心的手段,鬼都不相信。

  至于苏慈心为什么又下乡到槐树村来?

  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过,苏慈心来槐树村的第二个月,她的好闺蜜也下乡来了,在附近农场当知青。

  有一次,苏糖很碰巧的围观了苏慈心和闺蜜的争吵。

  原来,苏慈心会下乡,是因为踩了闺蜜设下的不算高明的陷阱,苏慈心回过神来后,立刻就想办法让闺蜜也下了乡,地址还是距离槐树村不远的农场。

  当年苏慈心刚来槐树村的时候在苏糖这里受了气,气狠狠地给京市的父母写信,夸大其词地表示自己受到的委屈,希望父母能想办法让她回京市去。

  但因为苏老爹也给京市寄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甚至还骂京市那对夫妻是傻叉......出于种种原因,京市那对夫妻并没有想办法让苏慈心回去,而是写信质问她当初对苏糖的行为......

  不知道是苏慈心会哄人,还京市那对夫妻对一手养大的女儿有很深的感情,竟然也只是来信批评一下苏慈心,说她当年不应该针对苏糖。

  就这样???

  就这样。

  随着京市给苏慈心的信一起来的,还有给苏糖和苏老爹的信。

  来信安慰苏糖,跟苏糖道歉,请求苏糖和苏老爹的原谅,着重说明他们当初真的不知道苏慈心会因为妒忌因为害怕忐忑而做出一些伤害了苏糖的事情。

  他们已经批评苏慈心了,希望苏糖和苏老爹大人不记小人过,能原谅苏慈心的年幼无知,不要报复苏慈心......

  一封信,道歉的话就两句,剩下的都是担心苏慈心在槐树村过得不好,希望苏糖和苏老爹不要仗着地盘优势欺负苏慈心。

  苏糖??

  呵呵。

  有些人就应该一辈子不出现,一辈子不被提起,否则就被影响心情。

  至于京市亲妈担心苏糖找茬苏慈心,偷偷另写一封信过来警告她说,要是她敢对苏慈心做什么她就去举报......苏糖只想送上两个大白眼。

  以己度人的阴暗心思。

  苏糖也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人,立刻就把亲妈写来的信寄回去给亲爸,让他看看枕边人的真面目。

  当初原主在京市的时候,可没少被亲妈冷嘲热讽,一天到晚就喜欢拿原主和苏慈心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原主处处不如苏慈心,然后竟然还当着原主的面说‘我都怀疑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麻爪的。

  就没见过这么恶心的亲妈,不喜欢不接回去就是了,接回去了,却处处看不顺眼,处处找茬,最讨厌这样的人。

  苏糖把信寄给亲爸后就不管了,至于他们夫妻是否会吵架?

  关她屁事。

  大家都在忙着建设家乡,在忙着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变得更好,谁有时间去找茬?别说苏慈心能给食品厂拉订单赚钱,就是她一无是处,她身后养着的那些‘鱼’也能为槐树村带来好处。

  只要能给槐树村带来好处,苏糖才不管她是谁,麻溜利用起来。

  苏慈心的确是个很出色的业务员,订单一张接一张,而且订单量还大得让人瞪目,所以她不需要下田,也活得比她在京市的时候还要滋润。

  但苏慈心还是想要回京市。

  最后,苏慈心嫁给了一个二婚的带着孩子的男人,因为这个男人去世的前妻留下一份工作,只要苏慈心愿意结婚,就能接手别人的男人和孩子,还有工作。

  苏慈心结婚后的一个月又回到了槐树村,继续在食品厂当业务员。

  为什么?

  不是一直都心心念念回到京市吗?

  原来,男人只希望苏慈心在家里帮忙带孩子,至于前妻留下的工作?

  早就还给前妻娘家了。

  苏慈心当然不肯留在家里带孩子,还是别的女人的孩子,所以,很干脆地收拾了行李再次回到槐树村食品厂,继续当业务员。

  对于苏慈心的选择,很多人都说她不是好歹,不用工作就有人养着还不知足,但苏糖却佩服她。

  即使是后世也很少有女人能做到苏慈心这样坚决,更不要说现在这个崇尚‘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

  苏慈心的选择必定会遭受流言蜚语。

  但她坚持。

  真的很值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