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410章 年夜饭准备起来(4)
既然有人想当老师,苏糖可不管玩笑不玩笑的,立刻就顺着杆子往上爬了。
她是不喜欢也不想练字,但大哥喜欢啊。
书法、画画是一家,既然大哥喜欢画画,应该也会喜欢写字、练字。虽然郑家宴的字也很好,但相信苏大哥不会嫌老师多。
苏大哥也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立刻为自己找了个好老师。
被架了起来的陈木森无奈,只能认下苏大哥这个学生。幸好,苏大哥不止他一个老师,以后苏大哥没有什么建树也怪不了他,不是他水平不够,而是苏大哥天赋不够。
以后出门在外,就说苏大哥是郑家宴的学生,而他美美地隐在身后就好,没有必要‘争名夺利’。
都曾经生活在省城,即使不是同一个圈子的人,陈木森也认识郑家宴。郑家宴是书画界比较有名的大家,一画一字难求。
曾经,陈木森也通过朋友的关系收藏了郑家宴的画,不过,后来都被付之一炬了。
没想到,两人竟然在槐树村相遇,还收了同一个学生。
缘分啊。
但是,陈木森不太想要这样的缘分。
虽然陈木森来槐树村的时间不长,但苏大哥是什么样的人也有所了解。
这就是一个智商停留在七岁的憨憨。
一看就属于那种很爱学习也很努力,愿意使劲全力,拼尽老命去学习,但成绩就是不好的学生。
但在苏糖和苏大哥顺着杆子上来的时候,陈木森也不太好直接拒绝,只能委婉表示自己能力有限,精力有限,而且脾气暴躁,可能不是一个好老师。
但是,苏糖和苏大哥只想要有本事的老师,至于老师的脾气如何并不考虑,话里话外都是死缠的坚定。
在别人的地盘上,以后想要生活舒畅肯定有很多需要依仗苏老爹这个村长的地方,所以陈木森不能拒绝得太难看,肯定不能说苏大哥不聪明不符合他收学生的标准,只能一再的贬低自己。
但是,这兄妹两人就像听不懂人话一样一口一个‘老师’,让陈木森想要暴躁。
“书法,我并不专业。”
苏糖立刻双眼发亮,“陈老师,你是说你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研究化肥、饲料?”苏糖立刻鼓鼓掌,大喊一声,“谁想学做化肥、饲料的举手?”
唰。
一根根手臂举起,差点闪瞎陈木森双眼。
能让粮食增长百倍的化肥,能让鸡、鸭、鹅一个月长大的饲料,谁不想学?晒谷场的难男女老少统统举手表示,想学,很想学。
不是。
陈木森肯定问问苏糖,真以为研究化肥、饲料是搅一泥沙吗?一群没有任何化学、生物基础的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半文盲,怎么去研究化肥、饲料?
能看懂化学公式吗?
能明白什么是量变、质变吗?
能分清氮、磷、钾吗?
很多人可能连甲胺磷三个字都不认识吧?
陈木森傻眼,然后气笑,然后无奈认下苏大这个学生,剩下一群想要学做化肥、饲料的人则让苏糖处理。
苏糖也直白,直接就让人报名给陈木森当助理,但需要考试,一字不识肯定是不行的,没有任何的数学基础也是不行的。
陈木森不得不打断苏糖,“是生物、化学基础。”
苏糖送他一个白眼,“你觉得槐树村的人能有什么生物、化学基础?”
可能连生物是什么鬼都不知道,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连‘生物’两个字都写不出来。
“陈老师,要符合实际。在乡下就不要要求太高,有力气帮你干活又有点知识文化就可以了。你不要按照以前研究院的要求来,不可能的。”
“你组建研究团队,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也需要干力气活的人是不是?”
陈木森长叹一口气,“好吧。但要考试。”
“ok。没问题。”苏糖笑嘻嘻地举起三根手指头,“研究化肥、饲料是你的主业,教我哥练字是你的副业。”
“吃饭喝粥,吃肉喝汤......全凭本事。”
苏糖明确告诉陈木森,想要过得好就要拿出真本事来。
只要有本事,槐树村的人愿意把他供奉起来。
这话是对陈木森说的,也是对所有新来的人才们说的。
相不相信?
看吴正初等人的待遇就知道了。
不过,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待遇要在过年后大家商讨后才能确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他们在农场要好一百倍。
苏糖希望他们都能拿出真本事来。
......
从年二十九就开始准备,热热闹闹地忙碌了两天,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不少人看着布置好的晒谷场与有荣焉,甚至不少老人红了眼眶,感慨新时代好。
年三十的中午,附近村的好几个村长就结伴过来了。
苏老爹邀请他们一起来欢度春节,他们想了想,决定不和家人一起过年,来看看槐树村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全村集体过年?
联欢晚会?
听着就奇奇怪怪,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这些村长早早就过来,一是想要看看所谓的‘联欢晚会’到底是什么?二是想要和苏老爹打好关系,问问苏老爹明年要不要收购鸭子?
他们也想在村里的小河小溪养鸭,在山里养鸡、养猪,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养殖,然后再卖给槐树村。
卖给槐树村比卖给收购站、肉联厂更赚钱,也更方便。
槐树村不会挑挑拣拣,还会上门来收购,价钱也合适。不像收购站或者肉联厂,不仅要送货上门去,还要被挑挑拣拣,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养得瘦一点的养得丑一点的还要被压价钱。
有时候为了卖掉村里的家禽,还要讨好收购站或者肉联厂的员工,偷偷送点鸡蛋或者小菜什么的。
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人家却看不起,想要肉。
舍不得送肉?
被骂‘穷鬼’,只送得起鸡蛋,然后被各种找茬,麻蛋无穷。
今年,他们除了必要往上交的数量,其余的都是卖给了槐树村的酱板鸭作坊。
他们清点好需要卖的家禽数量,然后舒舒服服地等着槐树村的拖拉机上门就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需要去讨好谁,也不用担心被谁找茬。
舒爽。
所以,他们准备扩大规模养殖。
今天过来就是想要和苏老爹商量一下收购的具体事宜。
她是不喜欢也不想练字,但大哥喜欢啊。
书法、画画是一家,既然大哥喜欢画画,应该也会喜欢写字、练字。虽然郑家宴的字也很好,但相信苏大哥不会嫌老师多。
苏大哥也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立刻为自己找了个好老师。
被架了起来的陈木森无奈,只能认下苏大哥这个学生。幸好,苏大哥不止他一个老师,以后苏大哥没有什么建树也怪不了他,不是他水平不够,而是苏大哥天赋不够。
以后出门在外,就说苏大哥是郑家宴的学生,而他美美地隐在身后就好,没有必要‘争名夺利’。
都曾经生活在省城,即使不是同一个圈子的人,陈木森也认识郑家宴。郑家宴是书画界比较有名的大家,一画一字难求。
曾经,陈木森也通过朋友的关系收藏了郑家宴的画,不过,后来都被付之一炬了。
没想到,两人竟然在槐树村相遇,还收了同一个学生。
缘分啊。
但是,陈木森不太想要这样的缘分。
虽然陈木森来槐树村的时间不长,但苏大哥是什么样的人也有所了解。
这就是一个智商停留在七岁的憨憨。
一看就属于那种很爱学习也很努力,愿意使劲全力,拼尽老命去学习,但成绩就是不好的学生。
但在苏糖和苏大哥顺着杆子上来的时候,陈木森也不太好直接拒绝,只能委婉表示自己能力有限,精力有限,而且脾气暴躁,可能不是一个好老师。
但是,苏糖和苏大哥只想要有本事的老师,至于老师的脾气如何并不考虑,话里话外都是死缠的坚定。
在别人的地盘上,以后想要生活舒畅肯定有很多需要依仗苏老爹这个村长的地方,所以陈木森不能拒绝得太难看,肯定不能说苏大哥不聪明不符合他收学生的标准,只能一再的贬低自己。
但是,这兄妹两人就像听不懂人话一样一口一个‘老师’,让陈木森想要暴躁。
“书法,我并不专业。”
苏糖立刻双眼发亮,“陈老师,你是说你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研究化肥、饲料?”苏糖立刻鼓鼓掌,大喊一声,“谁想学做化肥、饲料的举手?”
唰。
一根根手臂举起,差点闪瞎陈木森双眼。
能让粮食增长百倍的化肥,能让鸡、鸭、鹅一个月长大的饲料,谁不想学?晒谷场的难男女老少统统举手表示,想学,很想学。
不是。
陈木森肯定问问苏糖,真以为研究化肥、饲料是搅一泥沙吗?一群没有任何化学、生物基础的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半文盲,怎么去研究化肥、饲料?
能看懂化学公式吗?
能明白什么是量变、质变吗?
能分清氮、磷、钾吗?
很多人可能连甲胺磷三个字都不认识吧?
陈木森傻眼,然后气笑,然后无奈认下苏大这个学生,剩下一群想要学做化肥、饲料的人则让苏糖处理。
苏糖也直白,直接就让人报名给陈木森当助理,但需要考试,一字不识肯定是不行的,没有任何的数学基础也是不行的。
陈木森不得不打断苏糖,“是生物、化学基础。”
苏糖送他一个白眼,“你觉得槐树村的人能有什么生物、化学基础?”
可能连生物是什么鬼都不知道,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连‘生物’两个字都写不出来。
“陈老师,要符合实际。在乡下就不要要求太高,有力气帮你干活又有点知识文化就可以了。你不要按照以前研究院的要求来,不可能的。”
“你组建研究团队,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也需要干力气活的人是不是?”
陈木森长叹一口气,“好吧。但要考试。”
“ok。没问题。”苏糖笑嘻嘻地举起三根手指头,“研究化肥、饲料是你的主业,教我哥练字是你的副业。”
“吃饭喝粥,吃肉喝汤......全凭本事。”
苏糖明确告诉陈木森,想要过得好就要拿出真本事来。
只要有本事,槐树村的人愿意把他供奉起来。
这话是对陈木森说的,也是对所有新来的人才们说的。
相不相信?
看吴正初等人的待遇就知道了。
不过,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待遇要在过年后大家商讨后才能确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他们在农场要好一百倍。
苏糖希望他们都能拿出真本事来。
......
从年二十九就开始准备,热热闹闹地忙碌了两天,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不少人看着布置好的晒谷场与有荣焉,甚至不少老人红了眼眶,感慨新时代好。
年三十的中午,附近村的好几个村长就结伴过来了。
苏老爹邀请他们一起来欢度春节,他们想了想,决定不和家人一起过年,来看看槐树村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全村集体过年?
联欢晚会?
听着就奇奇怪怪,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这些村长早早就过来,一是想要看看所谓的‘联欢晚会’到底是什么?二是想要和苏老爹打好关系,问问苏老爹明年要不要收购鸭子?
他们也想在村里的小河小溪养鸭,在山里养鸡、养猪,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养殖,然后再卖给槐树村。
卖给槐树村比卖给收购站、肉联厂更赚钱,也更方便。
槐树村不会挑挑拣拣,还会上门来收购,价钱也合适。不像收购站或者肉联厂,不仅要送货上门去,还要被挑挑拣拣,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养得瘦一点的养得丑一点的还要被压价钱。
有时候为了卖掉村里的家禽,还要讨好收购站或者肉联厂的员工,偷偷送点鸡蛋或者小菜什么的。
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人家却看不起,想要肉。
舍不得送肉?
被骂‘穷鬼’,只送得起鸡蛋,然后被各种找茬,麻蛋无穷。
今年,他们除了必要往上交的数量,其余的都是卖给了槐树村的酱板鸭作坊。
他们清点好需要卖的家禽数量,然后舒舒服服地等着槐树村的拖拉机上门就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需要去讨好谁,也不用担心被谁找茬。
舒爽。
所以,他们准备扩大规模养殖。
今天过来就是想要和苏老爹商量一下收购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