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406章 随时随地自我反省

“苏糖,在自言自语什么?”

傻愣愣的。

看到吴正初,苏糖立刻委屈的扁着嘴,“吴爷爷。”委屈兮兮,“你要帮我。我太难了。”苏糖很夸张地演起来,“我好可怜啊,都没有人帮我。”

“我孤立无援,我......”

“嗯?”吴正初无语,“别假哭。”

假惺惺的,像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吴正初太了解苏糖了,一看就是在装委屈,装可怜,博同情。

演就算了,演技还浮夸的让人无语,还不如二宝。

苏糖立刻收起委屈,情绪管理自如,“吴爷爷,你一定要帮我。”

“什么事?你的教育大计?”

“嘻嘻。”苏糖傻笑,“吴爷爷,你太厉害了,一猜就中。”

吴正初呵呵,还需要猜?苏糖最近也就这一件事。

“走吧。我们和老黄聊聊。”不管是为了苏糖,还是为了教育的未来,或者说为了祖国未来的花朵,吴正初都不会袖手旁观任由苏糖乱来。

即使离开了工作岗位,即使来到槐树村成为一名下田种地的农民,吴正初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会忘记肩膀上的责任。

“发展大计,教育为本,人才为基。吴爷爷,你们一定要帮我想办法落实这个新式教育......”

吴正初心口为震,“这句话说得好。”

没想到一向不靠谱的苏糖竟然也能说出这么震耳欲聋的话来。

苏糖心虚,“这话不是我说的,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已。看似很厉害,其实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苏糖不止一次地后悔,为什么曾经有机会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多为自己积累学识?

否则,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人一种智商忽高忽低的感觉。

智商忽高是因为她有前人的积累,借鉴了别人的智商成果;智商忽低则是因为她本就是学渣,智商本就不高。

所以,有时候有点小聪明,有时候傻愣愣。

苏糖和吴正初一起回来的时候,发现,竟然有不少人在和黄统一聊天。

大家像槐树村的普通村民一样,在住所前的空地上点燃火堆,一边烤着火一边聊着天。

聊得热火朝天。

口沫飞飞,好像能把眼前的火堆浇灭。

冬天的时候,槐树村人都喜欢在厨房的灶台前点一堆火,烤火。

不是家家户户都会点火堆,只有一些家里人手足够又勤快的人家会准备足够多的过冬柴火,又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所以每天点一个火堆烤火,保证老人和孩子每天都暖呼呼的。

一些柴火准备不充足的人家怎么办?

走家串门,看到谁家点了火堆就留下来烤火,然后聊聊天,扯扯八卦。

一群人一起烤火,手上的活计也不停,男人手上编织着箩筐,女人不是在缝缝补补就是在织毛衣,或者在挑选黄豆、芝麻等等。

既悠闲又忙碌。

既宁静又安然。

而黄统一等人则不喜欢在厨房的灶台前点火堆,他们更喜欢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果树下。冒着毛毛细雨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因为雨水较小,也不用担心会浇灭火堆。

他们头戴着大草帽,坐在小板凳上,烤着火,聊着古诗词,聊着古今,聊着未来......如果旁边再摆一张茶几,就有点露天茶话会的味道了。

一起烤火的不仅有刘永胜、郑家宴,还有新来的人才们。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相对于槐树村的村名,新来的人才们应该和黄统一等人更有话题,更聊得来。因为他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看到苏糖,大家都笑着打招呼,和蔼亲切。

新来的人才们都感激苏糖和苏老爹,让他们离开农场来到槐树村生活。要是还在农场,哪里有现在的悠闲生活?

在农场,即使过年,即使冬天,即使下雨,他们也要不停歇地上工,不是开荒就是挖沟渠,总之就没有清闲的时候。

想要坐下来好好的烤烤火,喝一杯茶?

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这样的资格。

因长时间地在冬天或者下雨天干活,所以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们这些人几乎都有老寒腿。只要阴天、下雨天,就手脚酸痛得厉害,但即使这样,也依然要下田干活。

痛?

忍一忍就过去了。

忍不了?

自我解脱就是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与其活得生不如死,不如死得干净,一了百了。

在农场的时候,他们活得浑浑噩噩,能活一天是一天,能坚持一天是一天,总想着什么时候坚持不下去了,就解脱了。

看不到希望,没有坚持的理由,就随波逐流,过一天是一天。

但来到槐树村后,他们庆幸曾经的坚持。

在槐树村生活了几天,压在心口的大石头好像被移走,郁闷消散,心胸突然间开阔了,看到了希望。

即使一辈子也回不到曾经的岗位,但他们依然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依然能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依然是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没用的废物’。

真好啊。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苏糖和苏老爹还有槐树村。

愿意给他们机会,愿意给他们一点点火光,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让他们知道坚持值得。

“听说集体过年?”

他们一群人本想着找苏老爹预支一些工分,换一点点肉加餐过年,总比以前在农场的时候即使过年也要上工的强。

但没想到却收到消息说要集体过年,所有槐树村的人都一起参加过年联欢,包括本地人,知识青年,还有他们这样一群需要劳动改造的人。

不意外是假的。

惊喜也是真的。

“嗯。集体过年,热闹点。”

“村里还准备了新年联欢晚会,你们也可以准备节目,唱歌、跳舞、小品、相声、朗诵都可以,有兴趣就去我小弟那报名,让他给你们安排。”

苏糖还是很喜欢这些人才们尽快融入槐树村生活的,而再没有什么比一起参加活动更快的融入集体。

“你们可以来个大合唱,或者朗诵诗词?都可以。”

“你们有没有兴趣?要不要报名?”

“参加吧。有才华就要尽情表现,再说,热闹也要亲自参与才有感觉。”

......

在苏糖的劝说下,新来的人才们决定准备一两个节目,至于是大合唱还是朗诵或者其他的?

还需要考虑,需要商量。

苏糖:“好。那你们尽快。还有几天就年三十了,你们也就几天的时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