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383章 年终总结

  苏老爹和陈镇等人讨论了两天,定下了养殖场和作坊的大方向和基调,苏老爹就在过年前,趁着大家都有时间的时候开大会。

  全村人包括所有的知识青年都参加,就连汪远春一家三口也没有缺席。

  晒谷场早早就烧起了火堆,全村人男女老少围着火堆一边烤火一边说话。

  有人在说今年的好收成,有人在说家里准备的年货,有人在聊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过年也是相亲结婚的好季节。

  大人在说话,孩子在玩耍。

  孩子们快乐地绕着火堆疯跑,一边跑一边哈哈大笑,玩着大人理解不了的‘你追我逐’的小游戏。

  更大一些的孩子则从家里拿来红薯、香芋、土豆等等,放在火堆里烤,一会就传出了浓浓的香气来。

  明明从家里吃了饭才出来,但闻着浓浓的红薯香又觉得饿了。

  还有孩子在烤花生、稻谷、玉米等等,甚至还有竹虫、黄蜂窝......

  大人看到后叮嘱一句,“被靠太近,别烧着了。”然后就不管了,转头又和身边的人聊了起来。

  乡下孩子散养长大,家长很少会跟在身边看着、叮嘱着、照顾着,很少,反正只要晚上记得回家就不担心。

  如果苏糖在,肯定会和小屁孩们讲一讲防火小知识,但现在苏糖还在家里歪歪缠缠不愿意出门。

  依然是朦朦胧胧的毛毛细雨,天色昏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晚上的。

  其实不是。

  正中午。

  但天色阴沉,看着就让人觉得冷。

  苏糖穿着大棉袄、小羊皮靴,戴上帽子、手套,包裹得严严密密,但依然在委委屈屈地嘟嘟囔,“不想出门。”

  “为什么要开会?”

  “我不想开会。”

  “一家一个代表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到场?”苏糖扁着嘴,委屈兮兮地看着两崽崽,“我冷,不想出门。”

  二宝笑嘻嘻,“妈妈,你不是冷,你是懒。”

  “一样的,都是冷。”

  “我是因为冷,所以懒。”

  苏糖在支支吾吾,拖拖拉拉,两崽崽则早就想出门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在苏糖还想找借口推迟出门的时候,两崽崽一人拉住一只手,把苏糖给拖拉出门去。

  “妈妈,你就不要再找借口了。”二宝很无语,不知道多少个五分钟前,妈妈说‘再等三分钟’。仟仟尛哾

  三分钟又三分钟。

  甚至三十分钟过去了。

  妈妈还不想出门。

  “妈妈,出门就不冷了。”

  “妈妈,外面空气多好?呼吸一下,顿时精神。”

  ......

  两崽崽拉着苏糖走,一边走一边叽叽咕咕。

  苏糖摆烂,任由两崽崽拉住她走,然后吐槽,“你们长得太慢了,怎么就不能‘嗖’的一下长大?”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背着妈妈走?什么时候才能给妈妈公主抱?”苏糖叹气,“想要享崽崽的福。”

  苏糖叨叨念。

  大宝二宝对视一眼,同时沉默,长大这件事真的不是能随他们意愿而增快的。

  ......

  远远就听到晒谷场传来欢快的笑声,两崽崽更急了。

  一边走一边催促苏糖,快点,走快点,不要摆烂,不要拖拖拉拉。

  晒谷场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

  孩子们在疯跑,变跑边笑,乐哈哈的。

  大人们也在高高兴兴,因为心情好,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三分。

  汪远春有些格格不入地看着,听着,两个孩子则靠在她怀里,眼睛追逐着旁边欢乐玩闹的小屁孩,也想玩,但怕被嫌弃不敢轻易加入。

  汪远春拍拍两孩子的小脑袋,“去玩吧。”

  两孩子扭扭拧拧,最后还是玩去了。

  就没有孩子不喜欢玩的。

  当然,在苏糖和吴正初的教育下,槐树村的小朋友也不会因为某人没有爸爸就孤立他们,嘲笑他们。

  大家要是敢这样做,苏糖绝对会罚到他们怀疑人生,悔不当初。

  这也是汪远春不想离开槐树村的原因,环境太好,气氛太和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槐树村,即使像李大嘴这样嘴碎八卦的人也不会轻易对两个不知事的孩子说风凉话,更不敢说‘你们被爸爸抛弃’等等一类杀人诛心的话。

  汪远春不知道,李大嘴不敢说,是因为被苏糖打怕了。

  曾经因为陈川流好几年没回来,李大嘴就嘴巴欠欠地在两崽崽面前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被苏糖压着打了一次又一次。

  再后来,听多了报纸,知道‘祸从口出’这个词后,李大嘴就收敛多了。

  当然,李大嘴也不知道,为了恐吓她,苏糖没少找来‘祸从口出’的故事给敏悦奶奶和陆天明等人,让他们时不时地在李大嘴面前讲故事。

  听多了,心生敬畏,李大嘴再也不敢乱说话。

  汪远春看着两孩子融入小朋友的玩乐当中,嘴角喊笑。

  这样就很好。

  很快,苏老爹和陈镇、陈喜等人一起过来,就连吴正初等人也过来了。

  大家围着火堆开会。

  但也泾渭分明。

  槐树村的本地人在一方,知识青年在一边,吴正初等人在一边,虽然也互相打招呼,互相说话,但大家心里都好像有着本能的界限。

  这就随意了,苏老爹不管。

  要是知识青年和本地人亲如一家才奇怪呢。

  苏老爹按照苏糖给他写的年终总结报告说话,先总结这一年的收获,感谢大家的努力和付出,然后展望未来,最后才说关于养殖场的计划。

  这一年,槐树村收获不少,有了养殖场,有了新拖拉机,还有了两个省城工人......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把酱板鸭卖到了省城,卖出了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酱板鸭,知道槐树村,总之就一句话,他们槐树村出名了。

  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希望明年的收益能最少增加三倍......苏老爹唠唠叨叨......

  在苏老爹说到苏大哥以后不再是酱板鸭的手艺师傅也不再领养殖场的工分时,大家一阵傻眼,怀疑苏老爹说错了。

  看看苏大哥,再看看苏糖,然后确定这是真的,苏大哥竟然真的放弃了在养殖场当工人的机会。

  苏老爹再说起养殖场作坊因为扩张需要招工的问题。

  有人怀疑苏老爹是不是舍己为人?故意让苏大哥让出一个工人岗位?

  觉得傻。

  但也感激。

  至于工人的招聘,有陈镇和陈喜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