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359章 她的村里人值得她花钱

  苏糖耸拉着肩膀,“不想上班,不想工作。”

  工作难。

  做人更难。

  苏糖不想做人了,想要做一条在水里畅游的鱼。

  柳叶呵呵,“我想要工作还没有呢。”

  以前在京市的时候,柳叶也不想工作,毕业后就没有马上参加工厂的招工考试,因为很多工厂的招工都需要从底层做起,又苦又累。

  柳叶不想受这个苦,就在家里写写文章,赚点生活费。

  因为看多了动员下乡的文章,看多了关于乡下幸福生活的文章,然后就满心期待地来了。

  然后发现,最幸福的就是能有一份工作,即使是纺织厂的车间女工也可以。

  有了工作,她就不用下田了。

  下地种田,真的很累。

  特别是夏收、秋收,能要掉半条小命。

  看看柳叶,苏糖瞬间就像喝了一碗鸡血,满血复活。和柳叶相比,她已经足够幸福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有对比有才幸福感。

  “走。我们赶紧回去吧。”

  这样拖拖拉拉,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

  虽然没有雨,但天气也阴冷阴冷的,真不适合长时间在外。

  赶紧赶慢,终于在晚饭前回到了槐树村。

  苏糖再次吐槽交通的不便利,叨叨出门一趟真不容易。在公社吃了午饭休息就开始往回走,回到村里差不多就能吃晚饭,这多耽误事?

  时间全浪费在路上了。

  柳叶一言难尽,“难道不是我们走得太慢?”

  足足比人家用多了一倍的时间,她都不好意思说话了。两人一路慢悠悠的,远看就是两只蜗牛在挪动。

  偶尔还要看看河里、小溪里是否有小鱼儿,看看旁边的小路上是否有野菜,看看旁边的小山丘里是否有野果......

  大冬天的......野菜可能会有,因为最近雨水不断,但野果......想太多了。

  苏糖讪讪,“走得慢一点,小腿不酸。”

  急急忙忙地赶路,小腿不仅酸痛,还有可能会变粗。

  小仙女的腿,怎么能变粗呢。

  赶路本就无聊,不找点乐子,时间怎么过?

  柳叶???

  “好吧。你有道理,你是对的。”

  和苏糖成为朋友后,柳叶不止一次的怀疑,她们两人到底谁才是城里来的娇娇女?苏糖这个本地姑娘比她要娇气一百倍不止。

  “嗯。哪里来的吵闹声?”

  “谁家又闹矛盾了?”苏糖有些生气,“快过年了,就不能消停点?”

  “谁家呀?”

  养殖场赚钱了,年底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不少钱,有钱了,矛盾就少了,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

  曾经天大的矛盾,在钱和好生活面前都不值一提,所以槐树村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谐。

  婆媳矛盾?

  还不如商量一下过年准备什么肉更好,是鸭肉还是鸡肉还是猪肉?

  夫妻矛盾?

  还不如讨论一下过年给孩子、父母准备新衣服,还是给屋顶加层瓦片......

  生活正好,谁有时间吵闹?

  苏糖疑惑,也好奇。

  柳叶也八卦。

  两人对视一眼,感兴趣,然后顺着吵闹声走。

  闹腾的是汪远春家。

  汪远春的前夫一家来闹腾。

  前夫哥希望能和汪远春复婚,说什么舍不得汪远春和两个孩子。前夫哥穿着单薄地跪在地上,一脸泪水鼻涕地哭唧唧,痛哭,喊着‘对不起’......

  一边哭一边骂,不是骂汪远春,而是骂自己,希望汪远春能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原谅他,他知道错了。

  前夫哥的父母、家人、亲戚甚至同村邻居等等,也在劝,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叨叨逼逼地劝汪远春为了孩子原谅男人。

  再说,她家男人也没有什么错。

  男人做错了什么?

  不过是花尽家财买了个媳妇而已,不过是在生气的时候揍媳妇一顿而已,不过是对孩子不闻不问而已......

  谁家男人不这样?

  好歹也是一夜夫妻百夜恩。

  好歹也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小孩子,怎么能没有爸爸?

  劝说,指责,甚至骂咧咧。

  汪远春冷静地抱着两个孩子,冷眼看着眼前的一群人。自从河西公社的领导换了一批人,和汪远春有关系的人也下去了,没有了靠山,前夫一家就以为她能人人拿捏了。

  笑话。

  汪远春瞥一眼跪在地上痛哭的男人,嘴角冷笑,苦肉计在她这里不好使,没用。这男人什么德性,汪远春比任何人都清楚。

  说白了就是个只会窝里横的窝囊废。

  在外面装老实,回到家里就充大爷,稍稍不如意就打老婆孩子。

  呸。

  前夫一家在闹腾,哭哭啼啼,骂骂咧咧。

  汪远春无动于衷,任由别人教育,责骂,好像骂的不是她,好像局外人一样冷静,冷漠。

  槐树村的人?

  在看戏。

  毕竟,这是汪远春的家务事,大家也不好插手太多。

  苏老爹这个村长,还有叶美兰这个代理妇女主任也在。

  虽然汪远春落户槐树村的手段不光彩,但既然落户了,她就是槐树村的人,不管是苏老爹还是叶美兰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外村的人欺负。

  即使不想管,也要管。

  苏老爹和叶美兰在旁边看着,是为了防止前夫哥一个动手。

  只要他们不动手,不管是哭,还是骂,苏老爹和叶美兰都不干涉。至于汪远春怎么选择,苏老爹和叶美兰也不过问。

  虽然苏老爹觉得汪远春是个麻烦,可能会给槐树村带来麻烦,苏老爹是一百个希望她能离开槐树村的。

  但前夫哥一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不能为了让汪远春离开槐树村,就逼她跳入火坑。

  槐树村人围观看戏。

  但前夫哥一家还有他们的邻居亲人等等都在劝和,话里话外都是汪远春不对,不应该离婚,更不应该带走两个孩子。

  乡下人嘛。

  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比较古板,都希望以和为贵,都是劝和不劝离,只要还能过得下去就没有人愿意离婚,更没有人劝别人离婚。

  什么都没有一家人齐齐整整的重要。

  “你们说是不是?孩子没有爹这得多惨?不仅被人瞧不起,还要被骂野种......”有人拉住槐树村人,希望槐树村的人能说句话,符合,赞同。

  但槐树村的人这两年没少听报纸,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开明,所以并没有和前夫哥一家一起劝汪远春。

  甚至略嫌弃前夫哥一家。

  苏糖很欣慰,很高兴,大家没有让她失望,也没有让她买旧报纸的钱白白浪费。

  原来,多看报纸真的有用的,真的能让人开化。

  呜呜。

  苏糖激动得要哭,她要继续买旧书就报纸。

  她的村里人值得她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