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277章 真人真事(2)

  第二个小故事被欺负的还是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长得普通,家庭条件普通,成绩也普通,和广大的普普通通的小学生一样,普通、平凡。

  本应该平平静静地健康长大。

  但她遇到了一群畜生不如的人渣。

  所以,她没有任何理由地被‘八〇’了。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的小姑娘因为美丽因为贫穷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第二个故事的小姑娘就纯属是没有缘由了。

  当然,对于想欺负别人的人来说,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仅仅是想欺负。

  或者一句‘我高兴’就足够了。

  欺负的方式,依然是造谣,流言,辱骂,挨打......

  小姑娘的早饭钱被抢,被逼给别人做值日,被逼把刚得到的铅笔或者练习本‘借给’别人,被逼要求去欺负别人......

  被欺负后,小姑娘找老师找家长,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被骂没用,矫情。甚至被倒打一耙说她不团结同学。

  小姑娘她哭,她避,她退,她躲。

  但欺负无处不在,伤害也无处不在。

  小姑娘咬牙忍着,即使别人造谣她和某个男同学钻小树林,造谣她给某个男同学送生日贺卡,造谣她考试作弊......

  统统忍着。

  做梦都想着要长大,以后长大后就好了。

  但是,她没想到她越是退让别人就越是嚣张。

  忍无可忍。

  有一天,小姑娘带着自己做的白面馒头去上学,理所当然地被抢了。

  一群常常欺负她的人抢走了她所有的馒头,一个不剩,她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高高兴兴地吃着她准备的馒头,然后口吐白沫,最后倒在地上,死不瞑目。

  被欺负了这么久,终于忍不下去了,也终于解脱了。

  小姑娘笑着哭着,问老天爷她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连好好长大的资格都没有?

  她只是想平静平安地长大,为什么这么难?

  事情被发现,小姑娘被骂恶毒。

  小姑娘平静地问,‘他们天天欺负我,恶不恶毒?’‘到底是一刀毙命恶毒,还是钝刀割肉恶毒?’

  小姑娘人生的最后很平静地看着天空,那怕有一个人在她   被欺负的时候伸出援手帮一帮她,她也不至于走到同归于尽的地步。

  可惜,没有。

  她忍不下去了,受不了了,只想要解脱,想要拖着所有欺负她的人一起死。

  ......

  苏糖看一眼周围的人,不知道在想什么,好像脸色都不太好。

  特别是很多平时没少欺负人的孩子,此时在瑟瑟发抖,就怕被人一个白面馒头就给灭了。

  第二个故事依然是个悲剧,惨剧。

  没有救世主,也没有好心人,只有小姑娘日复一日的挣扎,一点点在绝望中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个故事让人看哭了,觉得小姑娘很可怜,第二个故事则让人深思,很惨,但却哭不出来。

  这虽然只是小学生故事,但放在大人之间的交际,甚至放在国家之间也是适用的,被欺负惨了,被压迫惨了,就会奋起反抗,就会不顾一切地报复,就会‘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过’。

  很多观众都沉默了。

  脸色变来变去。

  钟利华叹口气。

  台上的小演员们没有什么演技,台词也很日常没有什么直击灵魂的力量,但正因为日常因为平常才让人觉得熟悉。

  钟利华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没有仗势欺人,当然也没有同学敢欺负她。但即使是她这样的出身,也依然逃不过别人的语言伤害,不过她的伤害不是同龄人给的,而是家属院的无知妇女给的。

  流言蜚语,小时候在,长大了,依然还在。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甚至可以说无处不在。

  “很好看。很有意义。”

  希望这样的小故事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人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八〇’事件带来的巨大影响,而不是冷漠一句‘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你准备的小故事很好。”

  很接地气。

  好像就发生在身边。

  苏糖:“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是苏糖从孩子准备的调查问卷里的发现然后整理出来的小故事改编的,是发生在家属院学校学生的小故事。

  相信已经有不少人想起了。

  钟利华意外,“真实事件?”

  “嗯。真实的人和事。”   其实,槐树村的小屁孩们演得并不好,没有演技可言,就好像在过家家,很多地方都让人出戏。

  但整个故事的呈现还是完整的,让人透过舞台小故事回想起当初事情发生时自己或者众人的反应。

  别看现在很多人好像都在看台上的小故事,其实有很多人的思绪已经回到了当初事情发生的时候。

  白面馒头里掺着老鼠药,一群吃了白面馒头的孩子口吐白沫,面色青黑,歪歪扭扭地倒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眼睛睁得老大。

  第一个发现的人差点没被这一幕吓死,足足高烧了好几天,然后就是天天噩梦。

  至于这些孩子的家长?

  哭天喊地,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就是不检讨自己。

  这些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没有了,对生活并不影响什么。

  苏糖和槐树村的小少年们把这件事搬上舞台,很多家长才浑浑噩噩地想起那个因为欺负人被报复的去世了的孩子。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小故事,我喜欢有仇报仇。”

  这种被欺负了,反抗不了,不是自杀就是同归于尽的小故事,钟利华很不喜欢,觉得压抑,觉得心口酸痛。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虽然很多故事的最后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但钟利华知道现实就是‘好人没有好报,祸害遗千年。’

  苏糖笑了笑,笑容略无奈,“我也不喜欢。”

  别人奉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苏糖更喜欢有仇当场报,即使不能立刻马上报仇,也要准备起来,找准机会。

  但事实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报仇的。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被欺负的深渊里挣扎,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找到报仇的机会,很多人眼睁睁地看着仇人敌人越过越好,而自己却一辈子被欺负欺压不得翻身。

  故事的结局总会比现实要美好。

  “第三个小故事也是悲剧吗?”

  “不是。”

  因为不符合社会思想形势。

  第三个小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复仇。

  读书时期被欺负得很惨很惨的小姑娘用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来复仇,报复当年欺负她,‘八〇’她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