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225章 纠结死了

  苏老爹把去县城接鸭子的任务交给王景,让他带着村里的几个小年轻一起去上进村借拖拉机,然后出发。

  一切准备好,苏老爹放心了,然后拍了拍陈镇的肩膀,肯定他的工作,赞扬他的聪明能干,然后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为养殖场为槐树村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平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能安排的都安排。”

  受苏糖的影响,苏老爹对人才很重视,他很清楚,槐树村想要发展不能只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村里人,还需要聪明能干的各类型人才。

  最好就是技术型人才。

  例如陈镇的做账能力。

  做出来的账目让人一目了然,即使文盲也能看懂,没有疑问。

  还有他会开拖拉机、修拖拉机,这也是一门技术。

  只要能给槐树村带来好处,苏老爹都不吝啬夸奖。

  因为苏糖常常给苏老爹灌输:什么最贵?人才最贵。

  只要有人才,槐树村就能发展。

  这是也有例可循的。

  因为吴正初等人的加入,槐树村第一小学在河西公社的众多小学中一枝独秀,遥遥领先,说它是河西公社第一小学也不为过。

  不服气?

  那其他小学能上报纸吗?

  其他小学的校长能去省城开座谈会吗?

  不能。

  所以,说槐树村第一小学是全公社最好的小学,说能质疑?

  不负也憋着。

  还有敏悦管理着的医务室,陈喜和陈镇管理的养殖场,那个不是人才作用?

  因为善用人才,槐树村发展迅速,生活蒸蒸日上。

  就在槐树村人热热闹闹制作酱板鸭和酸菜、咸菜的时候,省城关于苏糖的任命也下来了。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省城领导扯皮了大半个月,槐树村人已经在陈喜和陈镇的带领下赚了好几笔钱,他们才扯清楚,才确定苏糖的职位。

  没办法,苏糖太年轻,学历太低,很多岗位要么不合适要么就是不能服众。

  再三考虑,省城领导还是不愿意浪费苏糖这个人才,所以给她安排了一个‘教育办公室编外指导员’的职位。

  这个职位还是临时增加的。

  为什么是编外?

  还是因为苏糖太年轻,学历太低,资历也太少。

  正经的编制不是那么好拿的,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

  不过,编外不需要坐班,还有工资和各种票据补贴,苏糖也还算满意。

  苏糖觉得上面领导狠狠地抓住了她的痒处,如果没有工资和票据补贴,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但有了工资和票据补贴,苏糖舍不得拒绝。

  她来六十年代,还没有凭借自己的本事赚到一分钱呢。

  在槐树村第一小学,她只有工分,没有工资也没有票据,更没有其他的补贴。甚至,她还要往里面补贴不少。

  要是编制就好了。

  有了编制,她未来的十多年就能稳定又舒坦,拿钱拿票舒服又潇洒,如果有一天她不想上班了,编制还能买钱。

  但现在的编外......直白点说,就是临时工,是用来当炮灰的。

  即使没有混过体制也知道,里面的编外临时工是用来给领导顶缸用的。有好处轮不上,坏事而一溜都是临时工干的。

  想想就悲催。

  苏糖想要拒绝,但又真的舍不得工资。

  两辈子,她还没有拿过工资呢。

  就是不知道工作累不累?

  苏糖是宁愿工资少也不愿意累死累活的人。要是实在太累,她也是不想干的,反正她家有陈川流的津贴,即使不努力也能活得比较滋润。

  要是苏老爹知道苏糖的想法,一定要好好教育,做人怎么能不知进取不求上进?

  在苏老爹看来,苏糖的什么躺赢想法就是浪费生命。

  “妹妹,你要去省城工作吗?”苏大哥不想和妹妹分开,一脸难过。

  “不是。”

  这才是苏糖最郁闷的,就一个公社教育办公室的编外,省城领导竟然也要扯皮了大半个月,就这工作效率......

  能发展起来才见鬼。

  而且,既然扯皮了大半个月,就不能大方点给个编制?

  否则,她自己不要也能给苏小弟,免得苏小弟毕业后又不能考大学要回家来种田。

  真不是一点点抠门。

  槽多无口。

  糟。

  苏糖思来想去,衡量来衡量去,把去上班的优缺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悲催地发现,缺点比好处多。

  “爹,我不想干。”

  从槐树村到河西公社需要走上两个多小时,咸鱼苏糖看看白嫩的小脚,还是忍痛拒绝吧。工资可能还不够买猪油膏涂脚。

  说起现在的护肤品,苏糖无语,最好用最滋润的竟然是猪油膏。

  以前看年代文,女主都用雪花膏、友谊牌的润肤膏、蛤蜊油等等,城里的女主用雪花膏,乡下的女主就用蛤蜊油。

  这两样好像都有美颜的作用。

  否则,在大部分人都营养不良的年代,在没有任何防晒霜、防晒意识的年代,女主们怎么能白白嫩嫩,漂漂亮亮?

  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太阳,难道就女主超脱世界之外?

  别人是紫外线,女主就是老天爷爱的亲亲?

  呵。

  想太多。

  苏糖也是穿到年代文才发现,即使是陈喜这个女主,也不可能是小说里的皮肤白皙、紧致,五官精致,英气......

  简直放屁。

  天天暴晒,三天两天地脱一层皮,白嫩个屁。

  在乡下,如果某个人白皙娇嫩,不用怀疑,绝对是个懒货。

  例如苏糖。

  而且,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会一年四季地天天用雪花膏、蛤蜊油?

  还不如买两肉。

  也只有冬天的时候,实在受不了天气的影响才咬咬牙买一瓶,然后用上两年三年。不过,苏糖亲测,雪花膏和蛤蜊油都没有便宜的猪油膏好用。

  效果立竿见影,杠杠哒。

  猪油膏最大的缺点是,油腻。

  每次苏糖出远门回来,都会忍住油腻感在双脚上涂抹上厚厚的一层猪油膏,然后用热毛巾包裹上半个小时,小脚板立刻水嫩白净。

  但是,但是,这也就偶尔一两次,要是天天涂抹,即使猪油膏再便宜也是一笔大花费,所以,去公社上班不划算。

  大大的不划算。

  就在苏糖纠结的时候,收到了陈川流的来信。

  建议苏糖去探亲。

  虽然陈川流很想苏糖去随军,但也知道苏糖不会愿意的,退而求其次,建议苏糖带着孩子们去探亲,然后住上一两个月,增进夫妻感情,父子感情。

  到底是去办理入职手续,还是去探亲?

  好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