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陈 作品

第118章 知识青年(1)

  来槐树村的五个知青,三男两女,都是聪明人。

  各自找到融入槐树村的切入点。

  三个男知青知道乡下人都喜欢踏实能干的人,即使又苦又累也咬牙坚持,即使心里看不起乡下人也不会表现出来,相反,嘴巴甜,勤快。

  可以不能干,但绝对不能不干。

  干活,看的不仅仅是多少,还有态度。

  只要态度对了,即使偶尔偷偷懒别人也能理解。

  像眼镜男陈镇,明明累得没有了半条命,但依然哼哧哼哧地干,别人是一片一片,他就一点一点。

  别人还有直起腰看天空看风景看鸟的时候,而他则咬着苍白的唇,摇摇欲坠地坚持,甚至有些时候有气出没气入地喘着。

  苏老爹偶尔还要劝他多休息,身体更重要,千万不能为了干活把身体给糟蹋了。

  但陈镇?

  笑容虚弱地表示,身体本来就不好,与其浪费了,不如挥洒在更美好更需要的地方。

  吓得苏老爹立刻让他的朋友王景来劝,要是知识青年累死在田间,他这个村长也不用继续当了。

  别的知识青年是千方百计地偷懒,但槐树村的知识青年却需要苏老爹一劝再劝才肯休息。因为知识青年们的踏实肯干,村里人逐渐放低警惕和偏见,偶尔也会指点一下,让他们更快地融入槐树村的生活。

  相处是双方面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知识青年们表现自己的踏实勤劳,还有认真好学,村里人也表现自己的热情好客,善良爽朗。

  总的来说,相处融洽。

  当别的村还在为知识青年和本地人的矛盾而烦恼时,槐树村已经是和乐融融,共建家园了。

  河西公社的领导一再要求其他的村长向苏老爹学习,也希望苏老爹不要吝啬赐教,好好地给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处理的两者关系的?如何让两者相处和谐的?

  苏老爹?

  他做什么了?

  他什么都没做。

  不过,苏老爹也真的很庆幸,幸好分到槐树村的知识青年都是聪明人,都在想办法融入本地生活,没有时间作妖。

  要是像其他村的知识青年那样,天天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而闹腾作妖,他也头痛。苏老爹偷偷念叨一句,老天保佑。

  在槐树村,即使是最娇气的知识青年柳叶也没有作妖,而是认真想方设法改变现状。

  柳叶表示,她没时间闹腾,在忙着刷存在感呢。

  柳叶在学校在苏糖在学生面前刷存在感,和苏糖曾经走的是同一条路,当初苏糖为了能当上老师,刷的也是学生的好感。

  柳叶走在苏糖走出来的康庄大道上,但现在槐树村的人看多了报纸杂志,听多了各类故事,已经开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傻白甜。

  当初苏糖还能用投稿和画画赚钱引导大家选择她当老师和校长,但现在大家已经看明白,想要投稿容易,但想要发表却很难,想要学画画也很容易,但想要画出名堂却很难。

  投稿?

  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学习,要多久?

  可能是一辈子。

  画画?

  花草树木随手能画来,但想要画得好,想要成为能赚钱的画家?

  可能同样要一辈子。

  大作家、大画家什么的太遥远,还是认真学字和算术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已经从赚钱到认识几个字就好了。

  特别是随着知识青年下乡建设,家长们想得就更多了。越想越觉得读书没用,觉得读书不如好好种田。

  初中、高中毕业后,还是要种田。

  还不如从开始就认真学种田,以免浪费几年的时间和学费。

  种田需要知识吗?

  很多人都会斩钉截铁地说,不需要。

  知识青年种地还不如村里的文盲呢,所以学习干什么?

  随着知青越来越多,大家对知识的敬畏就会越来越少。但这已经不是苏糖能控制的。人在一条路上看不到希望,慢慢就会绝望,从而换另一条路走走,看看。

  虽然苏糖日复一日地告诉大家,学习很重要,学历也很重要,但哪里重要?

  苏糖又说不出来。

  只能直白地用大白兔奶糖来诱哄大家认真,希望总有一天大家能理解她的用心良苦。

  哎。

  什么时候,自私自利的苏大小姐也长了一颗圣母心?

  很多时候,苏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但看到大家不认真不努力,她就情不自禁地想要劝说,劝大家努力学习。对于乡下孩子来说,学习是他们改变出身的重要途径。

  但当努力学习没有前途没有未来的时候,家长们就不得不为孩子选择另一条路,是在家种田还是去当兵?

  这不仅要看家长的选择,还要看个人的身体素质。

  学习没用了,所以努力锻炼。

  李光明天天带着一群学生绕着村边跑,在晒谷场打拳,真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苏糖和李光明商量后给槐树村孩子准备的另一条路。

  苏糖委婉建议柳叶,学校没有出路,可以想想其他的方式、方法。例如想办法给槐树村增收等等,又例如想办法成为槐树村的记分员。

  总之,在大家都认为学习没出息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村里人是绝对不可能再让学校多请一个老师的,即使没有工资也不行。

  从觉得读书能赚钱到认为读书没用,也不过是短短的一年时间。

  善变得让人措不及防。

  苏糖这么努力宣传学习的重要,但村里人坚定认为学习就是为了两颗大白兔奶糖,如果没有了这个好处?

  谁还愿意学习?

  还不如多编两个箩筐赚钱呢。

  所以,槐树村学习氛围好,好学,统统都是表象。

  所以,柳叶想要成为老师,几乎是不可能。

  真的是白费功夫。

  想要轻松些的工作,老师是不可能了,但其他的方面应该还能尝试的。

  柳叶一脸郁闷地看着苏糖,如果她有给槐树村增收的本事,她还下什么乡?早就去工厂自荐当工人去了。

  给工厂增收,应该比给一个村增收容易吧?

  可惜,她没本事。

  如果可以,谁不想当工人?

  正因为当不了工人,才不的不下乡来。

  苏糖呵呵,“我以为你的理想是建设广阔农村新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