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李子树 作品

第12章 第十二章

  此篇献给所有为国奋斗的科学家们。

  *******

  这天,父亲低垂着头,蔫哒哒地回来。平日里父亲回家,总能见到他或解决难题后意气风发的感叹,或遇到难题后喋喋不休的抱怨。这一天,他却一声不吭地坐在桌前,随意拿起一本书,却半天不翻一页。

  这样的父亲羿姞和哥哥也是第一次见,连不怎么懂人情世故的哥哥都拉着羿姞疑惑地说:“小姞,我怎么觉得父亲很悲伤啊。”羿姞眨眨眼睛表示赞同。两兄妹没敢上前,只有母亲像平时一般倒了一杯茶给父亲放在面前。

  四人安静地吃过晚饭,母亲破天荒抛开父亲表示要带两兄妹出去散散步。兄妹俩不知道母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配合地跟着往外走。走出房门,羿姞有些担心地往回看了看,母亲看见她的动作把她往外推了推。

  走了一段路之后,母亲才开口说道:“你父亲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们需要给他一点空间。”

  羿姞和哥哥点点头,三人心不在焉地围着住宿区漫无目的地走着。走了一段,羿姞还是忍不住将灵魂力朝父亲探去,看见了父亲趴在桌子上痛哭的身影。

  走了一圈,在众人的七嘴八舌的话音里,羿姞凑出了事情的始末。

  父亲有个同事叫朱红星,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未结婚甚至未谈过恋爱的年轻小伙子。羿姞见过他,一张圆圆的脸,一头被他自己糟糕的手艺剪的乱七八糟的头发,以及被风沙刮得皴裂的脸上带着一个大大的黑眼镜。

  羿姞有时去找父亲,常常见到他激动地和父亲讨论他的新思路,让父亲帮他建立数学模型推论思路成立的可能性。

  他不是军人,却站得笔直,喜欢扬着瘦成鸡爪的手,言语激昂地对父亲说:“羿工,你要相信我,这次肯定会成功的。我可是天才的物理学家,我一定能在戈壁上种出蘑菇的。”面对性格外放的他,内敛的父亲每次只能后退一步急急表示:“好好,我给你做,你别激动。”

  这个拥有“鸿鹄之志”、“壮怀激烈”的年轻科学家,还没实现他“种蘑菇”的理想,便在最美好的年纪,因为长期接触制造“蘑菇”的放射原料,得了绝症去世了,化成了墙上的那副黑白照片。

  基地给他办了一个小小的追悼会,因为遗体已经火化被送回了他的家乡,所以只在广场上设置了一个只有相片的  着,逆流成河、汇聚成海,笼罩着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还有他热爱的一切。这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旋着香,伴着这哀婉的哭声,绵延不绝地哀叹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人群中不知谁突然振臂高呼:“向朱红星同志学习”,接着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冲破云霄,“向朱红星同志学习”……

  羿姞站在人群中,感觉一股莫名的热潮在体内窜动,从胸口直愣愣地往头顶而去。眼泪不听使唤地往下掉,她嘶吼着“向朱红星同志学习”,用尽全力挥舞着手臂。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融入这个时代了。

  死亡是什么?死亡其实对于基地的人从来都不陌生,他们在这里抹着眼泪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但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人,或本身身体孱弱的人。基地的科学家都清楚这个工作是能“要命的”,家属们也隐约了解基地里的工作很危险。但送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这还是第一次。

  但是基地的所有人,甚至包括家属,在伤心之余并不会因此而“逃跑”。在他们心里,能为国家奉献生命就是“英雄”,虽然当“英雄”的代价是生命。这就是这个伟大民族的价值观,众大于人、国大于家,所有人都愿意为“众”为“国”而死,当然首先这个“死”要有价值。

  于是,朱红星同志在基地里变成了新一代的英雄,像丰碑一样牢牢地伫立在所有人的面前。科研人员在工作时动力满满,给自己加油说“我要向朱红星同志一样努力工作”。

  而家属们也用他来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最好典型:朱红星同志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要你们也像朱红星同志一样废寝忘食、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习上,就能够去首都读大学,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些大人们,口气笃定的像格林童话的结局一般,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以至于很多年以后,朱红星变成了一个传说,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专门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也有人说因为朱红星掌握了“种蘑菇”技术关键,所以被外国的特务杀害了……

  在很多年以后,羿姞再次听到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之后,朱红星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而又面目模糊,过滤掉众多似是而非的信息之后,唯一烙印在心中的就是——他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