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起个名字 作品

第四十一章:御诡铸剑

杜海峰和同事交接班,随后其他人告了声别,独自一人来到书院藏书阁中。

他在这里呆了六个月,隐秘没发现,好像这里就是一个普通书院。

倒是在这六个月中,将书院周围都摸熟透了。

其中,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藏书阁。

藏书阁中藏书丰富,儒、墨、道、兵、农、医百家俱全,还有初圣典籍在其中。

他扮演着沉默老实人形象,来到藏书阁一个角落中,抽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经过这么多年红尘幻界的教导,大夏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识得些字。

杜海峰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读书是件稀罕事,却也不至于让其他人大惊小怪。

这里是他最近发现的宝藏,这个角落书架下面有着许多游记,里面记载着许多奇人异事,更重要的是,里面若隐若现有着儒家修行者修行的方式。

儒家修行法很奇特,由初圣开辟,讲究正心、诚念,心灵与浩然气相合,不求长生百岁,只愿理念践行永恒。

这是一条理想家的道路。

浩然气本身也是由儒家无数年来无尽弟子托举而成,一代代圣贤、大儒淬炼汇聚,本身以力量而论,在三界中数一数二。

若是初圣在世,一声大喝,当真称得上神魔辟易。

杜海峰正在看一卷幽冥杂谈,忽然他手一顿,神色变得凝重,仔细的反复阅读其中的一段文字。

“……余入幽冥,与友人共饮,其中见其一生命,不死不灭,诡异莫测,余大奇之。

后问友人,方得其名,曰:鬼孽。

鬼孽者,万鬼汇聚也。

余观其良久,明悟其本质,随创法,名之曰:御诡铸剑篇……”

“不死不灭?诡异莫测?御诡铸剑篇?”

杜海峰心中沉思,将后面的一小段法诀反复背诵几遍,牢牢记在心中。

随后找到安全的地方回到蓝星之上,将御鬼铸剑篇的内容上报上去。

几日后,反馈下来,御诡铸剑篇确实对蓝星上的诡异有奇效。

……

天界此刻被五色霞光笼罩,在诸神的辅助下,杂乱暴动的元气被林青梳理整合,有元气重新转化为实质物质。

云深雾海,仙台楼阁上法禁密布,坐落在漫天群星之中,太阴、太阳两颗星辰洒落光辉,孕育滋补三界众生。

太阳金昊帝君和太阴玄明元君重新自两颗星辰中孕育而出。

在天庭拜见林清后,行走于漫天星辰之中,运使自身权柄,帮助群星恶煞们重新孕育化生。

对于御诡铸剑篇一事,她在天界看得一清二楚。

本身这篇道法就是由人.林青创造而出。

善意是有的,人.林青创造这篇道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蓝星众生掌握投放的诡异。

但要说纯粹的善意?

人.林青虽说人性溢出,对万灵众生都有极强的共情,却也明白两界战争若是僵持不下,对万灵众生造成的伤害只会更大。

是以,若是这篇道法真的在蓝星流传开来,对蓝星众生是好事,但在两界战争这个层面,蓝星将会陷入极大的劣势之中。

正如御诡铸剑篇,有御诡之能,自然也是在铸剑。

以毁灭劫气为引,铸造一柄凌厉无匹,上决浮云、下决地纪的无上灭道之剑。

诡异出神.林青之手,道法来自人.林青,当这柄无上灭道之剑出世时,就是她们握之终结一切的时候。

作为神、人之间的默契,战争结束后,神.林青将会把蓝星众生纳入三界之中。

蓝星一方自然不会任由这一篇来历不明的道法传播。

实验成功后,他们第一时间就召集修行方面的专家,以徐然为主导,借鉴御诡铸剑篇,重新编撰出一篇御诡之法。

但是御诡铸剑篇,从立意上就是歪的,任他们再怎么改变,只要开始驾驭诡异,无上灭道之剑已然开始孕育。

只要过了初期阶段,原始积累积攒起来,哪怕他们之后废除御诡之法也无济于事,无上灭道之剑的出世必将无可阻挡。

彭越山,人.林青捏着一根毛笔,一边思考着,一边书写对命运收束的理解总结。

“命运收束本质为一切可能性向主角汇聚。

看起来无解,实则不然。

命运收束的范围局限于幻想世界之内。

从这一点出发,越早打破命运收束的可能性越大。

因为降临者本身即代表着全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最初不在命运收束的范畴之内,主角对他们的抵抗能力是最弱的时候。

若是前几个周目不能击溃命运收束,位面涅盘时,降临者自身数据依旧存留在位面之内,命运收束的力量将会将降临者带来的可能性纳入到命运范畴之内。

如同病毒与免疫系统,第一波病毒总是最凶猛的,等到免疫系统进化出针对病毒的能力,那病毒也将变得无害。

降临者如同病毒,命运收束之力则是免疫系统。

像我这种优秀的病毒,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衍生出不同的变异,不断扩大自身可能性。”

林青心中自得,继续书写道:“位面意识不等于命运收束。

命运存在的根本是维持最初的剧情,而位面意识则是世界本身。

最初,位面意识受制于衍生世界的剧情。

随着位面不断涅盘,位面意识壮大,新的可能性衍生,位面意识与命运之间必将发生冲突。

可以利用这一点获取位面意识认可。”

这也是洛天雨他们和林青所说攻略幻想世界的方法。

时间滚滚向前,蓝星那边任由他们的发展。

三界重炼天地又有了新的变化。

天界重新修补完善,随着天变化道的大神通者们有一部分重新归来。

随后,以天道为总纲,阴阳两仪、天地人三才元气大循环系统不断梳理、接驳、汇聚,元气物质转化,地道与此处熔炼。

先天混元一气为根源,阴阳为里,五行外显,五色霞光弥漫天地,从最微妙的元气着手,重炼整片世界的物质根基、世界构架。

从大框架上依旧遵循着阴阳三才五行的结构,但细微处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剩下的时间,三界几乎一天一变。

肉眼可见的,天地间元气沉降、灵性凝固。

对修行有成的人来说这是好事,天地的变化扩展了他们的前路,又有林青传下的元灵凝练法,几乎每个高层次修行者都喜不自胜。

但对底层的修行者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感应法感应灵性时,他们绝望的发现天地元气沉重,灵性高渺不可知。

还有许许多多的道法都威力大减,更有甚者与这片天地格格不入,修行百年尽化作虚妄。

洛天雨和人间一众道统商议。

决心在红尘幻界召集天下修行人士,重定天下间的修行法度。

这是一场盛世,无数绝望的修行者们通过红尘幻界来到论道之会。

一时间,各种精彩纷呈的故事围绕着论道大会展开。

人.林青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依靠着重订天地间修行法度,来参悟初圣道统真谛,证得人间至圣。

在这方面她有极大的优势。

初圣何许人也?

天帝的人性一面。

当初天帝合道,在刹那间斩开神人两面,神性一面为天道化身。

而人性一面则在人间打滚。

最终历尽万劫,于红尘中开悟,心灵通透圆满,开创出浩然气一脉。

同为神人两分,人.林青对典籍中初圣心得有种天然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