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一击即中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很快来到了正月初八,唐家的作坊和酒楼开业了。

唐家提前一天准备好了开业需要的东西,香烛、鞭炮和开门红包等等,二房负责制药作坊的开业仪式。

楼双宜和唐老太太她们负责羽绒作坊,唐子成夫妻二人陪着方巧慧去食品作坊,乔麦负责酒楼开业。

唐念安和钱家父子还是去了前面他们研究机器的地方,唐子然去了造纸作坊,凤天逸和唐静书去了城北,吉时到,烧香拜财神,拜土地神,放了鞭炮开工了。

工人们领了开门红,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年前定的砖瓦和木料,工地开工后,准时的把第一批送来了,水泥灰送来了一部分。

各个作坊的地基已经挖好,首先盖的琉璃作坊,下面一人高是用砖和水泥砌的砖墙,往上夯的土墙。

琉璃作坊盖得稍微高一些,窗户开得大,没有门,实在是窑烧起来后,太热了。

为了赶工期,加上能干活的时间比较短,唐静书请的工匠多,就算这样,琉璃作坊到正月底才能盖好。

孩子们过了正月十五开始读书、练武,大壮他们又出发去南方拉桔子。

年后,皇帝收到了凤天逸送回来的水泥灰,在看过水泥灰的用处后,皇帝龙心大悦。

“肃王真是朕的好儿子啊。”皇帝摸了摸硬邦邦的水泥,用它砌墙干了之后用脚踹不倒,粘合得太紧了,将砖头完全变成了一个整体。

皇帝知道,这东西恐怕又是唐家那几个研究出来的,他拿起凤天逸的折子,“修桥铺路,朕准了。”

大笔一挥,同意了凤天逸的要求,拨银子给他修桥铺路。

皇帝将水泥灰的方子看了又看,“这东西用来修城墙,岂不是铜皮铁骨一般,能将敌人阻挡在外。”

好好用它能利国利民,先让工部悄悄做出来,就和那些精铁一样。

跟着凤天逸的折子送来京城的还有一张图纸,齐州府未来的模样,大内高手不仅保护糖宝的安全,还把齐州府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禀报给了皇帝。

把唐静书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打听得清清楚楚,汇总后,呈给了皇帝。

没想到唐念安这个女儿这么聪明能干,完全和闺中女子不同,她有自己的想法不说,还有行动能力。

称得上是肃王的贤内助。

当皇帝仔仔细细的将齐州府未来的图纸看完后,他内心澎湃了。这张图纸是凤天逸和唐静书一起设计,而且已经开始实施了。

城北将是一片新城,有很多作坊,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以前没见过的。

皇帝拿起一颗玻璃珠,他们果真厉害,竟然研究出了这么透亮的琉璃珠。信上说,唐家用这些琉璃珠做了一副跳棋给孩子们玩耍,明年将会有更多种类的琉璃做出来。

皇帝很期待。

城西这边将会有纺织作坊,最大的轧棉花的作坊,旁边就是棉花交易市场,这里会有最大的几个棉花仓库。

棉花,将会成为齐州府的招牌。

照这样发展下去,齐州府不比其他地方差,反而会更好。

皇帝激动的又把图纸看了一遍,越看越上头,“小凳子,去把图纸裱起来,挂在朕的卧室里。朕以后要睁开眼睛就看到这幅画,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看到。”

“是,奴才这就去安排。”

皇帝再看了一遍,才递给了邓公公,他可要看好了,等年底的时候凤天逸那小子跟他汇报成绩。

皇帝对凤天逸和唐静书以及唐家人有信心,塞上江南一定会成功。

等邓公公回来,手上又拿了一幅画,他展开后是一副画像,“皇上,这是齐州府那边送来的小公子的画像,您快瞧瞧。”

“快,拿给朕瞧瞧。”爱屋及乌,皇帝看着糖宝的画像,笑得开怀,“臭小子跟他爹小时候长得太像了,是真的孙子,有咱们凤家的风范。”

“他才三岁半,这么正经,像个小大人。”皇帝越看越喜欢,“让臭小子今年成亲,把儿子媳妇带回来给朕瞧瞧。”

皇帝想到了丽妃,“小凳子,今晚去丽妃的院子。”

“是,皇上。”

丽妃听说今晚皇上要来,开心的有些不知所措了,皇上许久没来了,不知道怎么想到了她。

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许久不被皇上宠爱,好像老了许多。

好不容易皇帝来一次,她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想到肃王在齐州府吃苦,过年都没能回京城,只送来了礼物。虽然这些年他们母子俩不怎么亲近,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丽妃希望他在京城。

那些皇子都恨不能每天都在皇帝面前表现,只有那个傻儿子,被几个皇子设计,派去了齐州府那么远的地方。

她得跟皇帝求个恩典,让肃王回京。皇帝如今还没有立太子,肃王能力强,说不定能有机会坐上储君之位。

皇帝赏了许多好东西给丽妃,晚膳十分来陪丽妃用膳,皇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好容易熬到了吃好饭,丽妃满腹的话还没说出来,皇帝起身,“爱妃休息吧,朕还要回去批阅奏章。”

丽妃赶忙送皇帝到门口,踌躇了一下才跪下开口求道,“皇上,臣妾能不能求个恩典,求您将肃王调回京城,让我们母子能偶尔见见面。”

丽妃跟了皇帝这么多年,她那点心皇帝门清,他冷冷的看着丽妃,“都说慈母,可惜丽妃你,并不了解你的儿子。”

“肃王在齐州府挺好,朕不会调他回京。”皇帝一甩衣袖,背着手走了。

邓公公低眉顺眼的跟在皇帝身后,不怪肃王和丽妃娘娘不亲近,往年关心甚少,等肃王大了,丽妃娘娘知道只能依靠肃王,想拉近关系时,已经晚了。

丽妃没有真心关心肃王,并不了解他的想法,却有了不该有的心思,皇上冷淡她不是没有原因的。

很快,后宫都知道了皇帝去了丽妃那里,可惜用了晚膳离开了,离开的时候满脸怒容。

众人都幸灾乐祸,丽妃啊,年纪越大越活越回去了,还觉得自己很聪明。

皇帝对丽妃态度冷淡,把凤天逸安排去了齐州府那等寒冷又荒芜的地方。各宫娘娘和各王府的皇子认为,凤天逸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只有厉王不这么想,因为他派去齐州府的人全部石沉大海,应该是被凤天逸给杀了。不行,他要找到凤天逸的软肋,将他一击即中,无法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