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63章 瓦剌可灭

瓦剌决定,和大明战到底。 他们多次求和,不仅得不到和平,平息不了明军的野心,反而导致大明得寸进尺,一点一点地蚕食他们,现在更是要全面侵入,给谁都不能忍。 既然忍无可忍,不用再忍。 马哈麻、阿都沁等人,纷纷表示要战,尽管答里巴和把秃孛罗他们怕死畏战,但瓦剌的反击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谁来了也阻止不了。 瓦剌大军,快速集结。 明军北上,要灭瓦剌之前,数不清的斥候首先被派出去,到瓦剌附近打探动静。 斥候发现瓦剌调兵谴将,似乎要和大明反抗到底,尤其是草原上的骑兵,正在全面集结,声势如虹,营造出来的气势很大,便赶紧回去上报这个消息。 数匹快马,飞奔南下,进入了归化的军营。 平安已经把出战的计划,发皇宫专线的电报回去。 明军北上之前,先是检阅士兵,再有还要动员一下,鼓舞军心士气,以及商量战略,研究如何去打。 其实如何打,很容易。 明军以火器横推即可。 哪管草原上的骑兵有多厉害,在火器面前全部不过如此,不堪一击。 “报……” 营帐外传来一声高呼。 “进来!” 平安淡淡地回了一句。 飞奔回来的斥候,快速走进营帐,道:“斥候有紧急军情回来。” 平安结果一份军情,展开看了片刻,笑道:“答里巴这次不想求和,集结骑兵步兵准备反抗我们的侵入,要战到底。” 对于这一份军情,他们不觉得意外。 现在明军要做的是灭国、灭族,如果瓦剌人还要求和,那么草原上的人也太废物了,平安绝对瞧不起他们。 “答里巴知道,现在打是死,不打也是死,打了还有点盼头。” 说话的人,名字叫做赵九,也是军校的学生。 他是第一批跟随蓝玉北上,灭了伪明的学生,因为有能力,也有功劳,被提拔起来。 第一个被提拔的是陆明,赵九是第二个,紧跟在陆明之后。 朱高煦努了努嘴,不屑道:“瓦剌不过在做困兽之斗,不值一提,将军只需要给我两万人,我能横推了瓦剌。” 也不怪他骄傲,实在是大明现在,太强了。 基本可以做到,陛下想打哪里,明军就能打到哪里,毫不费力,要不是考虑到对外打的时候,打下的地方没有人治理,现在中东早就被大明打下来。 “还要记住练兵。” 陆明提醒道:“昨天又有一批军校的学生,被魏国公送来。” 陛下制定的战略,主要也是为了练兵。 大明军中,需要有武将、军官,源源不断补充,才能保证大明的军事实力,一直处于最巅峰状态。 “灭瓦剌为主。” 平安终于开口了,道:“练兵辅之,至于怎么打……循序渐进,逐步打进去,同时……” 他想了片刻,拿出一份地图。 这是他们近两年,派出上千斥候,围绕整个草原,绘制的漠北漠南所有地图。 最北的范围,直到严寒地区,正常人难以生存的高寒山区,东边直达奴儿干都司,西边到了西域最西侧的北边。 整个范围,那是极大的。 “还要派出一队骑兵,绕行北上、西进,把东西北三边,所有要塞、要道等,封锁起来。” “既然要灭,那就灭得更干脆一些。” “普通牧民,我们不杀。” “但是,瓦剌皇族、贵族等,必须死,能活捉的活捉,不能活捉,全部杀了。” “赵九,围困一事,你来负责。” “多带一些蓄电池,保持电报联系,如何?” 平安说到最后,把目光落在赵九身上。 “属下领命!” 赵九当然没问题,服从命令。 “朱高煦和陆明,你们负责横推北上,明天出战。” 平安自然留在归化,他还要处理民政,统筹军务,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离不开归化。 具体怎么打,他们自己拿主意即可。 无论如何,明军都不会战败,火力覆盖之下,无人能挡。 “是!” 众人道。 第二天。 明军集结,战鼓雷鸣。 军中骑兵,全部交给赵九。 他要围困瓦剌,就得用骑兵出击,骑兵的机动性强,速度快,容易做到全面围困,断绝了瓦剌所有逃生的机会。 赵九一人,指挥三面骑兵,绰绰有余。 朱高煦和陆明二人,分别领兵北上,大军横推向漠北草原,声势如虹,吓得部分还没归顺的牧民,只能躲在自己的部落内,差点就要搬迁离开,躲避战乱了。 只不过,明军没有抢掠部落。 草原上的牧民尽管不是全部归顺了,但他们对大明早就有了一定的归属感,等到瓦剌被灭,要把他们全部收服,易如反掌。 看到明军没有肆虐,那些草原部落上的人,无不吐了口气,生活又能继续下去了。 朱高煦离开归化大营后,首先和陆明分开。 他们要横推瓦剌,没必要集中兵力一起打,可以各自分开,加快灭了瓦剌的速度。 “想当年,我们跟在蓝玉大将军身边练兵的时候,不知道多爽。” “当时伪明还在,面对蓝大将军,那些伪明士兵还没打,已经腿软了,我们一路横扫,打到和林,没有任何人挡得住我们大军的兵锋。” “可惜,蓝大将军看不到,我们现在更威武了。” 朱高煦带着一群,从军校安排北上的新兵,意气风发地说着他们当时灭了伪明的事情。 只不过,提到蓝玉,他又忍不住长叹。 最可惜的,莫过于蓝玉,说没了就没了。 跟在朱高煦身边的一些老兵,提起了蓝玉,也都是黯然伤神,感到淡淡的忧伤。 蓝玉之死,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大损失。 “尽管蓝大将军看不到,但我们也要做到最好,打出我们的士气,打出我们的气势。” “我们大明军队,是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朱高煦高声呼喝道。 跟在身边那些军校新兵,听了朱高煦的话,无不意气风发,对战场充满了期盼。 他们本来就是为了打仗而存在,也知道这场仗,一定要打。 那就打得漂漂亮亮,用明军的气势,碾压草原上的一切,让瓦剌那些皇族、贵族,瑟瑟发抖。 他们都是如此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