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长了一岁 作品

第440章 司马懿和郭淮的结盟

照理说他不应该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诸葛亮”,但对方给他的感觉就是如此。

有城府,有心计,对自已人是真的没话说。

夏侯惠还有些迟疑,但这里是别人的地盘,而且他这个时候说这些也不合适,当即选择了沉默。

两人的神情变化被苏辰尽收眼底,并没有在意,抿了一口杯中美酒就将目光看向了洛阳方向。

郭淮已经战败,接下来就应该轮到司马懿出手了。

他很想看看对方会如何反击,如何给自已一个“惊喜”。

……

苏辰他们这边热火朝天参加庆功宴的时候,整个长安却是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惶恐之中。

那些曾经背叛过大汉,亦或者公开咒骂过诸葛亮,刘禅父子的人惶惶不可终日,不少人更是连夜出城,连家都不要了。

留下来的百姓官员也是没好到哪里去,纷纷开始囤积粮草兵器,这汉军要是围城,他们可不觉得城内这些守军不会把主意打到他们头上。

“将军,弟兄们的士气很差,您看是不是想办法鼓舞一下士气?”副将提议道。

“才刚刚吃了败仗,怎么鼓舞?”郭淮一脸的沮丧,他对于击败汉军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

汉军北伐的这些先锋大军几乎都是临时组建的,阵法不行,所以他才会想着要和对方拼一下。

只要打乱对方的阵型,那他们这边哪怕人数较少也能够获得胜利。

但谁想对方的战斗意志竟然这么强,在阵型被他们冲散之后,不仅没有像其他大军那样溃散,反而更加勇猛了起来,就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对面的骑兵也是,不过是才组建不到一年的大军,竟然能够正面抗住虎豹骑的冲锋。

这要是再让对方训练几年,那岂不是能够轻松超过虎豹骑?

“将军,蒋先生来了。”

“蒋济?”

郭淮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些许释然:“我说他怎么一直没什么动静,感情是投靠司马懿了。”

当初的混乱过后,很多人开始重新站队。

本以为蒋济会和其他老大臣一样当木头人,没想到对方直接投靠了司马懿。

心中虽然有些鄙夷,但还是第一时间下令道:“让他进来。”

很快,穿着一件红色长袍的蒋济走了进来,对方的脸上满是疲惫,想来应该是从洛阳一路兼程赶来的。

“司马懿有什么要吩咐的?”不等对方开口,郭淮就抢先问道。

“吩咐?”

蒋济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没有吩咐,仲达只是让我来当一回说客。”

“说客?”

“仲达希望郭将军能够和他一起勠力同心,共同击败汉军的进攻。”

“……”

蒋济说着就向郭淮传达了司马懿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司马懿看中了郭淮手中的兵权,想要让他听从指挥。

“如果仅仅这样,那我倒是可以接受。”

“不过我也有自已的条件。”

“郭将军请说。”

“我希望能够让诸葛尚书也参与进来。”诸葛诞自从“救下”小皇帝后就升官了,已经是镇东将军,但郭淮这些行伍之人还是喜欢用尚书一职来称呼对方。

“这……”

蒋济皱了皱眉,诸葛诞可是曹爽的人,是对方埋在朝廷的钉子,是司马懿的死对头,让对方参与进来怕是会闹出乱子。

“能不能换个条件?”

“这是必要条件。”郭淮说道,“如果诸葛尚书不能够参与进来,朝廷和太后那边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

他这次为什么急急忙忙跑来出征,除了自已想要立下功劳外,就是朝廷那帮人被汉军的攻势吓住了。

担心再让汉军东进会丢掉洛阳等地。

可以说,这一战的起因就是太后和朝廷对司马懿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下要是没有诸葛诞这个深得太后和陛下信任的人参与,怕是朝廷那边会有人不答应。

蒋济这段时间一直待在洛阳,自然知道洛阳那边的情况,知道郭淮说的是事实。

当然,事实归事实,只要郭淮表现的强势一些,朝廷那边也只能够捏着鼻子认。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郭淮并不打算当这个刺头,也并不打算在太后和陛下心中留下坏印象。

“这件事我得和仲达商议一下……”

“我答应了。”

蒋济的话还没有说完,一道全身笼罩在黑袍之中的人影就走了进来。

“锃。”

旁边的副将刚刚拔出长剑就被郭淮拦住。

抬头看去,郭淮很快就看清楚了来人的模样,正是司马懿。

和当初的狼狈窘迫相比,现在的司马懿明显要精神很多,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几十岁,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

“仲达,你怎么来了?”蒋济很是意外,司马懿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那就说明对方是跟着自已的,甚至可能混在自已一行人之中过来的。

“我早就想来了,只是担心会引起注意而已。”

司马懿对情报的搜集也是十分重视的,这些天他已经接到了不少情报,知道自已身边有不少汉军眼线,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出瞒天过海。

司马懿在一旁找到个位置坐下后也不再谈论“结盟”的事情,而是直接问道:“你把之前战斗的经过仔仔细细和我说一遍。”

对于司马懿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郭淮很是不满,但也没有说什么,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这些内容和司马懿一路上听到的差不多,郭淮无论是出战时机还是整个指挥过程都无可挑剔。

哪怕是他亲自指挥也不会比对方强上多少。

“那个连弩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样品?”

“还有那个马蹄铁和马鞍之类的东西。”

“有。”

郭淮朝着外面喊了一声:“把东西拿进来。”

很快,几名士卒就把东西搬了进来。

司马懿最先看到的是马鞍,仅仅一眼他就看出了用途:“还真是奇思妙想,有了这个马鞍,怕是没骑过马的人也能够很快掌握。”

“……”

骑马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胆子大,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够进行简单的骑行,但想要在马上作战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了。

没有个五六年以上的经验根本不行。

但有了马鞍之类的东西就能够大大缩短这个时间,要是有足够的战马,他们说不定能够训练出远超鲜卑匈奴人的骑兵。

“把这几样东西连夜送去幽州,让幽州刺史给将士们装备。”看出东西好处的司马懿第一时间就决定把东西送去幽州。

有了这些装备的加成,说不定就不需要向幽州等地派遣援军了。

将东西处理完之后,司马懿就拿起桌上的连弩看了起来,很精致,做工很是完美,应该是出自名匠之手。

“这东西能够一次性发射超过十支箭矢,威力很大。”说到这里郭淮一脸痛苦,元戎连弩并没有造成虎豹骑太大的伤亡,他也就没当回事,但他们的步卒碰到对方之后他才发现这种东西的强大。

那种遮天蔽日,仿佛世界末日一般的感觉实在是太压抑,太痛苦了。

他们这一战中有至少十分之一的伤亡是这些元戎连弩造成的。

“好东西,可惜我们没办法仿制。”连弩之类的东西司马懿之前就见识过,但没有手中这个精致,想来是蜀汉那边重新改进的。

上面的每一个零部件都特别精致,而且材料也有些特殊,根本不是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仿制的。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吧?”

郭淮见他一直在长大人志气灭自已威风,不由皱了皱眉。

“那我们就说正事。”

司马懿将手中破损的连弩放下,说道:“你之前的条件我答应了,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一切听从我的命令,哪怕这条命令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