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御前激辩
失去辽西防线意味着什么?在场所有官员都十分清楚,再加上大晋国内刚刚经历了一场伤筋动骨的政变,当真是内忧未愈,外患又至。大晋才立国八十余载,还不满九十年,便遇上了这国祚级别的危机,存在倾覆的可能。
朝阳升起来了,率先照在高高的御座上,将乾盛帝那一身龙袍映照得更加金壁辉煌,但他那铁青的脸色,冰冷的眼神,依旧让人不寒而栗。
“臣请立即逮捕王化贞和熊廷百问罪!”兵部尚书张鹤鸣率先出班跪倒,随后大量官员也纷纷出列附议,请求逮捕熊廷百和王化贞。
当真是群情激昂,义愤填膺,跟刚才的鸦雀无声简直判若两地。
王化贞是巡东巡抚,乃仅次于辽东经略的二号人物,更是导致这场大败的直接责任人,逮捕他无可争议,但是熊廷百该不该逮捕,还有待商榷,毕竟在场官员都不在前线,不清楚前线的情况,也无从判断熊廷百放弃宁远城和辽西的决策是否正确。
不过,正所谓死道友莫死贫道,前线大败,十万大军尽墨,代王身死,庆王被俘,这个责任总得有人来承担,而一个王化贞显然不足以承受乾盛帝的弥天怒火,那么只能由辽东经略熊廷百来分担了。
熊廷百这两年负责经略辽东,花钱如流水,东林党早就瞧他不顺眼了,打算把他弄下来,之前乾盛帝御驾亲征便已经撤了熊廷百的职务,后来太上皇复辟偷家,乾盛帝需要人镇守辽东,才不得已将熊廷百复职,命他镇守宁远城。
如今锦州丢了,熊廷百还放弃了宁远城和整个辽西,自然没必要再留着他,这失土之责也得由他来承担,所以东林派的官员根本不用党首赵明诚指示,便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对准了熊廷百。
“皇上,臣认为此时逮捕熊廷百不妥。”一把声音突兀响起,正义愤填膺,痛骂熊廷百和王化贞的官员都愕住了,目光齐刷刷地循声望去。
发现这时跑出来跟大家唱反调的不是别个,正是新科状元,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贾环!
贾政正站在贾环旁边,禁不住抖了一下,心里叫苦不迭,要是在家里,他保证已经呵斥贾环不知天高地厚了,但此刻却是在奉天门前,天子眼皮底下,他安敢造次。
嘿,贾政自己政治才能平庸,也十分有先见之明,每次上次都恨不得躲在最后,如今沾了儿子的“光”,倒成了全场的显眼包陪衬品,只得低头看着朝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此时乾盛帝阴郁的目光也向贾环看来,淡道:“贾主事上前来奏事,声音有点小,朕听不清!”
贾环便走上前,来到丹墀下跪倒,重复道:“启奏皇上,臣认为此时不宜逮捕通熊廷百!”
乾盛帝皱了皱眉道:“理由呢?”
贾环从容地道:“姑且不论熊廷百弃守辽西的罪与过,当务之急是要提防建奴趁机攻打山海关。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此时逮捕熊廷百,势必动摇军心,对守关不利,而且熊廷百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此时命他镇守山海将功补过,熊廷百必然尽心用命。”
兵部尚书张鹤鸣立即反驳道:“贾主事此言差矣,用兵之道讲究赏罚分明,熊廷百身为辽东经略,不战而退,失职失土,其罪犹在王化贞之上,不杀不足以正纲纪,不诛不足以平民愤。皇上,臣以为不仅应该立即逮捕熊廷百,还应该立即处死,传首九边,以警示三军!”
贾环皱了皱剑眉道:“尚书大人,熊廷百即便有罪,但其罪是否足死,还有待查证,如此贸然处死重臣,下官以为,未免过于儿戏了。”
张鹤鸣不由面色一沉,略带嘲讽地道:“熊廷百身为辽东经略,未战先退,将八百里辽西国土拱手送给敌人,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辽西防线弃之如敝屣,其罪该万死,还查什么证?贾主事年纪轻轻,见识短浅,最好不要妄抒愚见,免得贻笑大方!”
张鹤鸣是兵部尚书,亦即是兵部的老大,贾环这个小小的兵部主事不过是他的下下下下级,竟然当廷跟自己唱反调,他自己然十分不爽,反驳之余都开始人身攻击了。
贾环倒是神色自若,他之所以站出来跟主流意见唱反调,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因为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旦山海关失守,女真铁骑长驱直入,不仅生灵涂炭,对贾家上下也是一场浩劫?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贾环自问没有那么伟大的情操,但贾家现在是他的家,这里有他在乎的人,国破必然家亡,必须将女真人挡在山海关外。
所以贾环也没给张鹤鸣面子,反问道:“诚如张大人所言,若拿下了熊廷百,又派谁守山海关?”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都沉默了,女真人铁骑本来就强大,这四年来,大晋军队与女真人交手还保持着零胜的纪录,守城战还能勉强顶住,野战无一例外都是惨败,如今努尔哈赤攻陷锦州,击溃大晋十万边军,两名亲王一死一擒,挟此大胜之威南下,山海关还真的未必守得住。
再加上国内刚刚才平定了一场叛乱,元气大伤,物价高昂,百姓活下去都嫌艰难了,此时努尔哈赤再杀来,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旦山海关被破,那山海关守将就是丧师亡国的罪臣。
这个时候拿下熊廷百,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很明显,兵部尚书张鹤鸣是不愿意去接的,在场的文武均低下头,显然也不敢接。
张鹤鸣被贾环问得无言以对,僵了数秒才冷笑道:“笑话,我大晋人才济济,难道还找不到良将镇守山海关?”
贾环拱手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早闻张大人文武双全,不如张大人当仁不让如何?”
张鹤鸣被噎得作不得声,只能冷哼一声以示回应,明显是怂了,座上的乾盛帝顿时面色更加阴沉了,仿佛山雨欲来。
如此一来,刚才还义愤填膺的一众官员都敛息静气,愣是没人敢接茬。观政进士张溥倒是蠢蠢欲动,不过很快就被东林一系的官员用眼神制止了,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愿意当这只出头鸟。
这时,户部郎中柳青出班奏道:“臣以为贾主事所言不无道理,这个时候不宜逮捕熊廷百,可令其镇守山海关将功折罪,再派一钦差到前线勘视调查,待查清了熊廷百放弃宁远和辽西的缘由,再决定是否定罪。”
乾盛帝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实际胸中似有惊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捅出这么大的篓子,在他心目中,王化贞和熊廷百都罪该万死,但贾环说得也不错,此时更需要熊廷百镇守山海关。
乾盛帝心念电转,衡量得失,最后还是决定暂留熊廷百一命,淡道:“那便如贾主事所言,令熊廷百镇守山海关将功折罪,并命其上书自辩,叶阁老回头把圣旨拟来。”
叶高忙道:“老臣领旨。”
赵明诚目光一闪,出列道:“贾主事年轻有为,沉稳有度,处变不惊,而且弓马娴熟,臣推举贾主事为钦差前往山海关勘视调查。”
很明显,赵明诚此举并非是要抬举贾环,反而是把他架火上烤。因为这可不是一件美差,不仅要冒着兵凶战危之险到前线调查,熊廷百和其座下的骄兵悍将肯定也不欢迎他,随便搞点小动作就有得贾环受的。
“臣附议,一事不烦二主,这建议既然是贾主事提出来的,那调查勘视之大任也交由贾主事吧。”兵部尚书张鹤鸣出列附议,并且幸灾乐祸地瞥了贾环一眼,你小子不是能么?那便到前线玩玩吧,嘿嘿!
这时东林一系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附议,贾政的心不由沉到了谷底,又急又无奈,不知天高地厚的孽障,非要跟东林党人喝反调,这回知道厉害了吧?
“皇上,臣认为贾环年纪太轻,经验太浅,并不足以担此重任!”贾政咬了咬牙,出列跪倒道:“巨斗胆毛遂自荐!”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不由都露出意外之色,就连乾盛帝也是神色古怪,自己这位“老丈人”虽然天天上朝,但永远都是站在最后,从来不会主动建议奏事,跟泥塑的雕像似的,久而久之,自己几乎都忘了这个“老丈人”的存在了,今日第一次出班,竟然是毛遂自荐!
贾环自己也愕住了,看了一眼跪伏在地上,头发花白的政老爹,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暖意来,这是他自穿越成贾环后,第一次在贾政身上感受到一丝父爱。
乾盛帝看着贾政面色变幻,也不知在想什么,正当贾政紧张得额头冒汗时,孙承宗却出列道:“皇上,臣曾经游历过辽东辽西,对那里相对熟悉,自问比贾郎中更适合担当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