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仪同 作品

第506章外面的韭菜

第506章外面的韭菜

以国内目前的互联网市场规模,是承载不了多少资金量的进入的,有点看头的,也就电子商务这个看上去就十分有前途,变现也很直观的“赛道”。

和二舅梅应年聊了好久,其他宾客都陆陆续续离开,两人一直待到下午四点半,开市首日总成交额出炉,也就不到四十亿,其中,大部分都是石油和液化天然气提供的,其它商品成交额不多,但不代表它们不重要。

至于收取的不到一百万手续费,扣除运营成本,还不够覆盖运营成本的八成,也就是说,开门黑,亏本了。

如果算上收取的各种规费,先期投入成本,搭上的人脉资源以及花费的时间,毫无疑问,赔大发了。

“比我想象中要好一点。”

面对如此情形,金尚也是很乐观的;梅应年也十分赞同金尚的看法,表示满意。

要知道,同一天的京交所全日成交额,也就七十亿,这么多年的积累,还不到首日开市的联交所的两倍。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额,自然有其天然优势,石油天然气海量的成交,就不是还没有发展壮大的股票二级市场能比的,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联交所并不算失败,只是还没有迈过开拓期罢了。

和金尚在一起的梅应年一边看着交易所的各项数据,一边和金尚闲聊,无意中看到了外甥手中的交割单。

“咦,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二甲醚?”

“公司能动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利用二甲醚加氧聚合,生成性质和柴油差不多的燃油添加剂的技术,更妙的是,这玩意是十分优良的溶剂,可以与标准柴油、生物柴油、甲醇、乙醇、液蜡以及醚类物质自由混合……”

“人工柴油添加剂?”

“嗯!”

确认了二舅梅应年的判断,金尚很自然地回应道,

“这种和各种燃油互溶优良的液蜡醇醚添加剂,价格有不小的优势,再加上……咱们国内柴油属于战略储备物资的一种,部分地区有时候会供应不足,所以,在发展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和多燃料内燃机、弹性燃料发动机的时候,必须考虑廉价代用的问题。”

至于各类营运资质,这点不用担心,能拿的都拿齐了。

目前为止,今夕文化旗下的能源和动力公司,就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非标燃料油制造、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的商业实体。

别家不能光明正大在加油站卖非标燃料油,今夕文化旗下的公司可以。

至于如何在明年……不对,是今年,用不到五十万吨的城市回收“地沟油”,“调制”出两百万吨绿色生物柴油,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九成生物柴油运到西欧卖掉,剩下的自用,满足绿色低碳环保的要求,拿到各种补贴和优惠。

不要问金尚为什么这么操作,石油公司的高层和能源、外经贸和工业信息等部门的领导,就差明着暗示金尚:年轻人,做进出口生意,不要太老实。

就跟钞票一样,你能判断哪一张是干净的,哪一张是肮脏的?

同理,只要满足西欧生物燃油标准,谁管你“绿”还是“不绿”?

不要担心那些国外进口商会亏本,它们也有得赚,接到货物,只要一转手,或者稍微包装一下,就能加价卖出去,赚得盆满钵满。

即便是国内,只要今夕文化旗下的营运车挂着绿牌,没人会管油箱里面的生物柴油含有多少比例的“灰醇”,加油站也没人会查加注到汽车里的燃油兑了多少升聚甲氧基二甲醚。

说穿了,这些东西都可以算是一种秘制燃油添加剂,改善燃烧性能的。

就跟乙醇汽油一样,其抗爆震性能极佳,燃烧充分,动力性能优越,还能减少积碳,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烧”,同体积乙醇汽油行驶的里程,稍微不如纯汽油,广大司机朋友对其颇有微词,倒不是对乙醇汽油有多大的非议,而是对兑了乙醇的汽油和纯汽油卖一个价有些不满。

“二甲醚啊……”

梅应年翻了翻现如今的主要商品价格,现在的二甲醚,比柴油价格稍微高一点,但比汽油和液化石油气要便宜不少。

以目前的价格对比,用二甲醚和其聚合物替代柴油,肯定是不划算了。

可要是算上养路费、车船税以及各种开销,那就不一样了。

其核心逻辑就是,汽油和柴油属于车载动力能源,而甲醇、天然气和二甲醚等,属于工业原材料,两者在税费负担方面,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更何况,未来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成品油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各种代用燃料的优势,就会越发明显。

“我大概明白你涉足能源领域的商业逻辑了,不管是化石能源还是电力,你都没有想过完全替代传统模式,而是想着以多样化、做替代方案、打低碳环保牌等手段,降低石化能源依赖,节约成本,加强能源安全。而这……恰好和上面的想法不谋而合。”

笑而不语的金尚看着恍然大悟的二舅梅应年,待其消化了一会,才十分坦然地摊了摊手道:

“咱们这样的……大商人,如果不紧跟时势,配合政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哪里能赚大钱,继续做大做强?”

小生意……和大生意的逻辑,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考量。

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不是京城需要引进民间资本,盘活闲置土地,加快房地产发展,推进城市化,哪怕有金尚代为引介,二舅梅应年进入京城房地产市场的步伐,也不会这么顺利。

“不和时代对着干……”

梅应年小声叹了口气说着。

这是当年的贵人兼岳丈教训的话,梅应年一直记在心里。

再盘点一下金尚的事业版图,无一不是顺着大势在随风起舞,互联网、绿色能源、农业、文化传媒和妇幼保健等,全都如此。

扯远的话题再次回到联交所来,梅应年大致核算了一下问道:

“如果按照现在的交易量,联交所一年大概要亏一个亿出头,这个数额……也不是负担不起,几家一分,其实也没多少。问题是……”

“到底做不做得起来,有没有盈利的希望!”

了然的金尚接话道,

“一开始亏损不是什么大事,一直亏损,就必须要有个核心需求,让大家团结在一起,继续将这个交易所撑下去。”

“比如说……商品定价权?”

“这个目前还太远,我的想法是,最大限度替核心会员和交易商、客户规避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才是最重要的。”

瞬间明白了金尚打算的梅应年附和道:

“加强履约能力,也就是说,从商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到交割,都要顺畅无阻碍,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联交所本质上是一个买卖东西的地方,表面上看,交易的是资产证券化后的票证,可其背后的货物交易,才是一切的基础,不是所有会员客户都是来炒期货现货,博取差价赚快钱的,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是来买东西,想要尽可能地用稳定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

实际上,今夕文化就是这样的客户。如果真要靠金融操作手段来博取额外差价,国内的交易所容量都太小了,远不如金尚去国际市场转一圈来钱快。

之所以投入这么多资金在联交所,说白了,还是为了获得稳定供应的能源和原材料,防止价格短期波动带来的损失。

稳定联交所商品价格,增加交投,成为“准做市商”,只是顺带的。

到了晚饭时间,梅应年和金尚谈兴未减,两人去员工食堂找了个包间,边吃边说。

“阿尚,我们银行的主要揽储手段之一,代客理财的本事,你也是了解的,很大一部分盈利都是你‘顾问’的产品,甚至干脆就投到你的私募里面了,那些挂着各种‘经理’的年轻人,经验太少了,咱们民兴银行的底蕴,还是太浅薄,你能不能多花点精力帮一把?”

“大客户多了,要求也多了?”

“就是这么回事。”

舅甥两人私底下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真正的高手是什么样,梅应年也是见过的,以金尚的水平,随便去哪个银行或者券商,待遇都不会低,如果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金尚不可能带着那些“半桶水”一起赚钱。

“这有什么难的……”

不以为意地说着的金尚擦了擦嘴,

“将那几个不动产投资项目,拆分成大量的小单,打包成理财产品,卖出去不就好了?实在不行,和城投公司合作嘛……”

“这……不就是……”

梅应年可不是什么外行,一听就知道金尚是什么意思。

次级债!

玩脱了,就叫次贷危机。

如果再以各种掉期交易,加上杠杆,保险互换,叠屋架床,一分钱的资产,足以撑起数万的衍生品,甚至更多。

就像一座倒立的金字塔,最下面的一块石头倒掉,整个就全垮塌了。

由此带来的破坏力,简直不可估量。

这个世界,还没有真正出现过一次基于房地产价格崩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倒是这两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引发的连锁反应,让资产市场受创很重。

没见过,但不代表有一定经济常识的商人看不到其中的危机。

当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资金链稳固的时候,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超额收益,可一旦涨势放缓,那就麻烦了。

似乎意识到二舅梅应年的震撼,金尚慢条斯理地解释道:

“只要监管没有到位的空白,咱们就可以做,有什么问题?只要在风险来临之前,赚取足够的收益,然后抽身而退就行了……”

“到时候,舍不舍得见好就收,就不好说了。”

“别人不管他,咱们的核心业务不在此,只是顺势而为。再说了,咱们不做,别人就不做了?”

指望人性不贪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迎着二舅梅应年不解的眼神,金尚悠悠地说道:

“泡沫将起,咱们该怎么做?”

不待对面回答,就继续劝说道:

“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其中,努力‘吹泡泡’,二级市场的老股民有一句话说得好‘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您要是和我商量实业如何决策,能说的就太多了。金融市场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咱们准备赚谁的钱?”

或者说,要“割谁的韭菜”。

金融资本,是洪水猛兽,要吃肉的,和从事实业的核心逻辑完全不一样。

房地产,是实业,更是金融;民兴银行是妥妥的“买卖金钱”的资本运作方,巨量的资金投入到市场里,体量小了,犹如大象闯进屋子里,完全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

几十亿几百亿的投资,还要灵活好变现,满足条件的行业就没几个了。

除了房地产是比较确定可以赚钱,甚至是赚大钱的领域,还有什么是稳赚不赔的?

至少二十年内,金尚看不到这一行衰退的迹象。

如此长时间的窗口期,还有什么不能“通融”的,至于谁是最后一个接棒的倒霉蛋,管他呢,只要不是自己人就行了。

“要是……骑虎难下,怎么办?”

“二舅……”

金尚竖起食指,轻轻晃了晃,然后轻笑道,

“对现金流的饥渴,房地产这一行,几乎是无限的,国内市场足够大,只要您没有狂妄到要做数一数二的物业大佬,寄希望于大到不能倒的幻觉,就必然会有危机感,因为,这都是您的钱……”

循循善诱之下,梅应年最终还是做了决定。

“我同意了!但是……你也一定要加入,咱们一起干一票大的。你准备跑的时候,不要丢下我……”

“当然!您可是我的亲舅舅……”

在“雷曼时刻”到来之前,甚至都没几个人真正意识到,次级贷居然是这么危险的东西,一旦监管不力,破坏力简直可怕。

甚至,在当下的国内外金融体系中,它都不违规,而是一种出现不久,规模不大的新兴“金融创新”。

“先做个引子,咱们主要是去国外发债吧!既然欧美受困于科技股泡沫破灭危机,正在寻找投资机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国内市场,不就是香饽饽了?”

要是国内的蠢货克制不住贪婪之心,飞蛾扑火,那也怪不了他人,国外的傻子,其实也不少,找一找还是有的。

“来自东方的机会”,“做大新兴市场的蛋糕”,“分享发展红利”什么的,金尚连说辞都想好了。

来得早的,肯定有得赚,至于最后谁亏,看谁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