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修士 作品
第八十九章 关于吐蕃
吐蕃建国的消息传到了西京,同时传遍了整个利州西路,沔州府自然也是得到了这个消息,已经安静了一段时间的李通判,再度活跃了起来。
“唐伯雍,本官不敢直接针对于你,但总有人会打你的主意!哈哈哈~”
李通判猥琐的笑声传遍整座通判府,当天夜里,就有一人离开了通判府,直奔着西边方向而去。
对于吐蕃的出现,在西京并没有引起重视,显然这个国家还很弱小,朝廷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
丰饶县,唐府。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向您问好!”
“来来来,索契穆,快过来坐下!”
索契穆躬身一礼,旋即坐了下来,此刻唐府厅堂内还坐着贾师爷、展凌硕、薛贵仁以及程野,这几人皆是唐伯雍的得力干将。
“索契穆,本官唤你过来,是想让你讲一下吐蕃的情况!”
吐蕃这个名字唐伯雍很是熟悉,前世历史教材中曾经有过讲解,只不过吐蕃对应的王朝是唐朝时期,而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唐朝。
况且吐蕃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按照前世历史时间推算,这个时间节点不应该有吐蕃这个国家存在。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了解的并不算多!”
“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既然大人想要了解,那索契穆便将所知道的和盘托出!”
李氏西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虽国力不及金国,却始终屹立不倒,完全得益于金国与大武皇朝的对立。
金国当初收拾掉月氏以后,继续挥兵北上,意图将西夏吞并,所幸大武皇朝打着为月氏复仇的旗号,再度发兵攻打金国,如此解除了西夏灭国的风险。
经过长久的发展,西夏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已经开始威胁金国的政权,因此金国向西夏派遣了大量细作,借机挑拨并瓦解西夏内部的统治。
果不其然,西夏贵族中强大的一支拓跋氏,妄图颠覆李氏政权,发动了宫廷政变。
然而由于准备不足,宫廷政变最后以失败告终,拓跋氏无奈只得出走西夏,来到原月氏国土地建立了新的政权。
当然,这些事情索契穆并不清楚,他所知道的也仅仅是皮毛而已。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吐蕃王室为拓跋氏,目前实力还很弱小!”
索契穆感到有些羞愧,自己的确了解的不多,没有给唐伯雍帮上什么大忙。
“拓跋氏?有意思,虽然弱小,却也不得不防啊!”
唐伯雍有些感慨,这个姓氏对他来说有些熟悉,让他联想到了前世读过的某本玄幻小说。
“大人,一个小国而已,不足为惧!”
贾师爷因为唐家军的到来,明显有些眼高手低,居然瞧不上这个吐蕃国,却不知自己这边也只是个小小的县城而已,根本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比较。
唐伯雍对此不敢苟同,毕竟丰饶县地处边陲,他这边复兴丰饶县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不希望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干扰了复兴丰饶县的进程。
“凌硕,安排几个机灵点的人去打探一番,我只想知道吐蕃对于朝廷的态度!”
……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冬天已经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武历三四五年,经过了一个冬天,丰饶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马六的带领下,城防军已经完全具备了泥瓦匠的能力,并且已经完成了县城内近九成房屋的修缮。
在唐家军的辛苦劳作下,护城河已经完成了开凿,并在四座城门外架起了石桥,就等着河道开凿完成,将沔河水引流至护城河。
县城东北区域,畜牧区已经完成建设,具备投产条件,特乌拉族族人居住的房屋,同样得到了完整的修缮,只是县城外的放牧区还未开始施工。
县城西北区域,已经完全变成了军事区域,校场、兵器库、马场、军营等一应俱全,如此便不用担心大军驻扎在城外,存在被偷袭的风险。
得益于承包制度的实行,农田并未荒芜,参与承包的农户正在紧张的准备着,这几天便可以开始着手春种。
河道开凿进行的同样顺利,距离沔河仅余二里的距离,估计再有几天便可以将河道打通,引流至丰饶县。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只是仍旧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唐伯雍,他现在无法决定最后二里是否现在凿通,因为河堤以及河底还未进行水泥工序的施工。
唐府。
书房内。
“贾师爷,最后二里先暂停吧!本官担心后面跟不上,一旦挖通,河水便直接流过来,后续工程就没法进行了!”
贾师爷同样陷入了沉思,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丰饶县从来没有过开凿河道的过往,甚至取经都没地儿取去。
“大人,容小人去一趟河堤,兴许有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唐伯雍并没有责怪贾师爷,毕竟贾师爷只是一个文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了解。
刚走出房间,贾师爷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折返回来道:
“大人,小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开凿了那么长一条河,并没有办法完全监控,若是有人在上游投毒,丰饶县可就危险了!”
唐伯雍顿时一愣,他的确忽视了这个问题,原本丰饶县附近没有河流,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如今为了丰饶县再造万亩良田,开凿了一条河流,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贾师爷,你先去询问一下后续开凿的办法,此事容本官再行思考!”
贾师爷离开后,唐伯雍将自己关进了书房,拿出纸笔再一次写写画画,就在这时,一串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唐伯雍有些气恼,自己府上的人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没看见自己在思考重要的事情吗?
“谁啊?没看见我在忙吗?”
“老爷,不好了,展大人来报,北城门外有军队出现!”
唐伯雍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将笔扔在桌子上便匆匆出了府门,直奔北城门而去!
“唐伯雍,本官不敢直接针对于你,但总有人会打你的主意!哈哈哈~”
李通判猥琐的笑声传遍整座通判府,当天夜里,就有一人离开了通判府,直奔着西边方向而去。
对于吐蕃的出现,在西京并没有引起重视,显然这个国家还很弱小,朝廷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
丰饶县,唐府。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向您问好!”
“来来来,索契穆,快过来坐下!”
索契穆躬身一礼,旋即坐了下来,此刻唐府厅堂内还坐着贾师爷、展凌硕、薛贵仁以及程野,这几人皆是唐伯雍的得力干将。
“索契穆,本官唤你过来,是想让你讲一下吐蕃的情况!”
吐蕃这个名字唐伯雍很是熟悉,前世历史教材中曾经有过讲解,只不过吐蕃对应的王朝是唐朝时期,而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唐朝。
况且吐蕃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按照前世历史时间推算,这个时间节点不应该有吐蕃这个国家存在。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了解的并不算多!”
“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既然大人想要了解,那索契穆便将所知道的和盘托出!”
李氏西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虽国力不及金国,却始终屹立不倒,完全得益于金国与大武皇朝的对立。
金国当初收拾掉月氏以后,继续挥兵北上,意图将西夏吞并,所幸大武皇朝打着为月氏复仇的旗号,再度发兵攻打金国,如此解除了西夏灭国的风险。
经过长久的发展,西夏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已经开始威胁金国的政权,因此金国向西夏派遣了大量细作,借机挑拨并瓦解西夏内部的统治。
果不其然,西夏贵族中强大的一支拓跋氏,妄图颠覆李氏政权,发动了宫廷政变。
然而由于准备不足,宫廷政变最后以失败告终,拓跋氏无奈只得出走西夏,来到原月氏国土地建立了新的政权。
当然,这些事情索契穆并不清楚,他所知道的也仅仅是皮毛而已。
“尊敬的大人,索契穆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吐蕃王室为拓跋氏,目前实力还很弱小!”
索契穆感到有些羞愧,自己的确了解的不多,没有给唐伯雍帮上什么大忙。
“拓跋氏?有意思,虽然弱小,却也不得不防啊!”
唐伯雍有些感慨,这个姓氏对他来说有些熟悉,让他联想到了前世读过的某本玄幻小说。
“大人,一个小国而已,不足为惧!”
贾师爷因为唐家军的到来,明显有些眼高手低,居然瞧不上这个吐蕃国,却不知自己这边也只是个小小的县城而已,根本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比较。
唐伯雍对此不敢苟同,毕竟丰饶县地处边陲,他这边复兴丰饶县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不希望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干扰了复兴丰饶县的进程。
“凌硕,安排几个机灵点的人去打探一番,我只想知道吐蕃对于朝廷的态度!”
……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冬天已经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武历三四五年,经过了一个冬天,丰饶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马六的带领下,城防军已经完全具备了泥瓦匠的能力,并且已经完成了县城内近九成房屋的修缮。
在唐家军的辛苦劳作下,护城河已经完成了开凿,并在四座城门外架起了石桥,就等着河道开凿完成,将沔河水引流至护城河。
县城东北区域,畜牧区已经完成建设,具备投产条件,特乌拉族族人居住的房屋,同样得到了完整的修缮,只是县城外的放牧区还未开始施工。
县城西北区域,已经完全变成了军事区域,校场、兵器库、马场、军营等一应俱全,如此便不用担心大军驻扎在城外,存在被偷袭的风险。
得益于承包制度的实行,农田并未荒芜,参与承包的农户正在紧张的准备着,这几天便可以开始着手春种。
河道开凿进行的同样顺利,距离沔河仅余二里的距离,估计再有几天便可以将河道打通,引流至丰饶县。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只是仍旧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唐伯雍,他现在无法决定最后二里是否现在凿通,因为河堤以及河底还未进行水泥工序的施工。
唐府。
书房内。
“贾师爷,最后二里先暂停吧!本官担心后面跟不上,一旦挖通,河水便直接流过来,后续工程就没法进行了!”
贾师爷同样陷入了沉思,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丰饶县从来没有过开凿河道的过往,甚至取经都没地儿取去。
“大人,容小人去一趟河堤,兴许有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唐伯雍并没有责怪贾师爷,毕竟贾师爷只是一个文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了解。
刚走出房间,贾师爷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折返回来道:
“大人,小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开凿了那么长一条河,并没有办法完全监控,若是有人在上游投毒,丰饶县可就危险了!”
唐伯雍顿时一愣,他的确忽视了这个问题,原本丰饶县附近没有河流,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如今为了丰饶县再造万亩良田,开凿了一条河流,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贾师爷,你先去询问一下后续开凿的办法,此事容本官再行思考!”
贾师爷离开后,唐伯雍将自己关进了书房,拿出纸笔再一次写写画画,就在这时,一串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唐伯雍有些气恼,自己府上的人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没看见自己在思考重要的事情吗?
“谁啊?没看见我在忙吗?”
“老爷,不好了,展大人来报,北城门外有军队出现!”
唐伯雍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将笔扔在桌子上便匆匆出了府门,直奔北城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