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青云 作品

第1432章 大胆尝试!

  陈院士站在观摩区,将传统肺移植手术与全机器人手术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的肺移植手术是侵略性极强的。

  必须在胸部做一个30厘米的切口,并折断多根肋骨。如此才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外科医生进入患者的肺部,将其移除,并用供体的健康肺代替。

  而天睿机器人的手术方式是在胸部切开八厘米的通道,不需要折断任何骨头。

  新的肺器官放气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进入体腔。

  与此同时在肋骨的侧面,做较小的切口,让机器人的手臂和摄像头进入。

  如此,外科医生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同时可以操控机械臂在体腔进行细致的操作。

  陈院士之前通过微创技术做过类似的尝试,必须得承认无论是视图还是器械的精密程度,比自己之前用腔镜的方式要更为清晰的便捷。

  要知道如今机器人手术面对的是一个八岁的女孩。

  她非常脆弱,而且很多数据都要小于成年人。

  不过,赵原对手术很有信心,尽管病人的年龄小,但儿童有天生的优势,比如代谢高,自纠能力强,生命力旺盛。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玄学的东西。

  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夯实的技术作为支撑。

  这台手术的亮点不仅是机器人。

  赵原采用非心肺辅助循环支持也让人眼前一亮。

  可以缩短时间,也可以避免一系列的后遗症,诸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进行性贫血、肾功能下降等。

  这是赵原在无管减法技术上的大胆尝试。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先对右肺进行移植,在右肺移植结束,可以工作之后,再对左肺进行移植。

  在很多人眼里,赵原在一台手术里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无异于是在冒险。

  但在陈院士看来,赵原将减法做到极致,则是对病人最大的保护。

  “血压不稳定,心脏出现肿胀。”麻醉医生洪林光的情绪紧张起来。

  赵原淡淡地说道,“给我争取一刻钟。”

  倘若换做陈院士,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建立ec

  陈院士见齐鸣捅破窗户纸,微笑,“你有空来杭城转转,咱俩来个促膝长谈。”

  “我可记在心里了。你可别找借口,到时候让我扑个空。”

  挂断齐鸣的电话,陈院士叹了口气,他和齐鸣都是同类人,外表看似谦和,但骨子里特别骄傲。

  但这一刻他们放下了心中的傲慢。

  年轻一代终于出现足以让他们感到压迫力的优秀人才。

  陈院士也意识到为何齐鸣在各种场合对赵原推崇备至。

  看到赵原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面对任何疾病都有挑战的勇气。

  任何一台手术都能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两台全机器人肺移植手术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直播刚结束,天睿机器人公司的销售部电话立即就被打爆了。

  “你好,我们想了解一下天睿胸外机器人的价格。”

  “我们的机器人有普通款、尊享版和豪华版,价格是不一样的。普通款价格是450万元。”

  “我们医院对这款机器人十分感兴趣,能否进一步详谈。”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安排专业队伍给你们介绍我们的产品。”

  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两千万元左右,但天睿机器人定价不及四分之一,价格定位引起了很多医院浓厚的兴趣。

  最让医院心动的是,倘若遇到一些难度很大的手术,可以通过远程技术,邀请天华的机器人手术团队进行遥控完成。

  也就是说,购买一套天睿机器人,相当于可以将大三甲医院顶尖医生团队作为底牌,对医院的实力,将起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