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聆 作品
第41章 名震湖广
徐奇早已等在青楼外面,见李乘风出来,徐奇满脸笑意的问道。
“如何啊三公子?”
李乘风从徐奇手里接过归墟,从里面取出一把折扇之后,背在身后。
李乘风大手一挥。
“走,回均州。”
徐奇跟在李乘风身边,脸上的笑意已经全部消失了。
“已经没事了?”
李乘风点了点头。
“科举之后,跟在我身边的眼线就全部撤走了。”
徐奇疑惑的问道。
“那你为什么还……”
李乘风说道。
“做戏要做全套吗,我在青楼喝花酒的事情很快就会散播出去,那些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知道。
到那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放心。”
徐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他徐奇实在是不擅长。
摇了摇头,徐奇又问道。
“那接下来……”
李乘风说道。
“不急,咱们一路游山玩水,返回均州城就好了。
对了,徐大哥以后就当我的书童吧!一会去买个书箱,然后再给你换身衣服,你一个书童竟然比我这个公子还扎眼,这可不行。”
当两人离开武昌府的时候,徐奇满脸的郁闷神色。
一身劲装和腰间长剑都已经装在了背后的书箱中。
此时的徐奇一身粗布衣服,身后还背着一个书箱,长剑斜插在书箱中。
李乘风却是神清气爽,心情很好,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一路上走的悠哉游哉。
三天后的清晨,贡院外聚满了考生。李双甲和陈文俊也在这些考生之中。
上午十点,几名官差拿着长长的榜单张贴到了告示栏上。
李乘风的名字高居榜首。
李双甲和陈文俊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光芒。
继续向下看去,两人很快就看到了陈文俊的名字。
两人此时已经激动的无以复加。
然后两人就开始失落起来。
当两人看到最后一张榜单的时候,李双甲已经垂头丧气的拉住了陈文俊。
“别看了,我自己什么水平我很清楚,不会有我的名字了。”
陈文俊还是不死心,继续朝下看去。
当陈文俊看到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陈文俊一巴掌拍在李双甲的脑袋上。
“双甲,双甲,最后一名是你,最后一名是你!”
李双甲推开前面的人,快步走到榜单前,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后,李双甲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虽然是最后一名,可毕竟是榜上有名。
三人一起来的武昌府,要是到最后小叔和陈文俊都榜上有名,唯独自己落榜,那还不如……
陈文俊走过来拍了拍李双甲的肩膀。
“好了,好了,咱们得赶紧找到小舅,晚上还要参加布政使大人准备的鹿鸣宴呢。”
看着周围人看来的目光,陈文俊报以歉意的微笑,随后拉住李双甲离开了人群。
等两人走远之后,李双甲这才说到。
“找什么找,小叔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如果他不想让人找到,谁能找到他?
再说了,他是本次的解元,布政使大人肯定派人去找了。”
陈文俊点了点头。
“那咱们给家里写信吧,这种喜讯……”
李双甲摇了摇头。
“不用,所有榜上有名的人,官府都会派人去通知的。”
陈文俊停下了脚步。
“那咱们接下来去干嘛?”
李双甲看了看陈文俊,然后笑着说道。
“走,找个裁缝铺子给你做身像样的穿戴。”
当天傍晚,鹿鸣宴准时开始,数位监考官和阅卷官悉数到场。
所有榜上有名的士子书生也都到了。
唯独解元李乘风没有到。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监考官和阅卷官都是满脸的失望神色。
以往的鹿鸣宴上也有中榜人缺席,可是从没有哪个解元缺席的。
对于这件事,许昌知府和湖广布政使早就知道了。
许昌知府和诸位官员解释道。
“据我所知,乡试结束之后,李乘风就喝了个大醉酩酊,最后还去了胭脂红青楼。
并且再青楼之中写下了一首诗歌。
第二天李乘风就带着书童离开了武昌府。”
那位当初就断言李乘风会是本届解元的阅卷官问道。
“没有派人沿路去找吗?”
武昌知府摇了摇头。
“当然去找了,可是没有找到。毕竟他已经走了三天了。”
那位阅卷官皱着眉头。
“不远千里过来参加科举,可却没等到放榜就离开了,他到底在想什么?”
武昌知府说道。
“根据李乘风考试之后的表现,我推断他可能是觉得自己不可能中举,所以才负气离开了武昌府。”
经过武昌知府的解释,所有人也都释然了,随后鹿鸣宴正式开始,觥筹交错之间,那个未曾出现的解元李乘风自然成了所有人议论的话题。
随后李乘风在青楼中写的诗被人抖搂出来。
鹿鸣宴之后,胭脂红青楼名声大震,春花秋月一夜之间成了整个武昌府的花魁。
李乘风提了字的屏风更是被老鸨当成了镇店之宝。
那首《不负如来不负卿》更是迅速传遍整个武昌府,接着就迅速向全国蔓延开去。
对于这一切,李乘风早有预料。
按照蒋依依的说法,穿越者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过的好,那么第一要务就是隐藏身份。
可李乘风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其目地就是让七十二地煞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同化了。
自己已经不是穿越者李乘风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古代人,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
李乘风还记得那名大夫的话,不管那名大夫说的是真是假,李乘风只能按照他的提议去做。
道理很简单。
如果那个大夫只是在危言耸听,那么一切好说。
可如果那名大夫说的是真的呢?鞑靼瓦刺的战力本就强悍,大明朝又积弊深重,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支撑长久战争。
双方一旦开战,长久之后大明朝必定会输。
到那时候,难道李乘风真能眼睁睁的看着朱七七被送去和亲?
所以李乘风一定要连中三元,然后让嘉靖帝亲自赐婚。
那大夫不是说自己有两年半的时间吗?那就用这些时间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一旦事情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那就率领军队,踏平鞑靼瓦刺。
“如何啊三公子?”
李乘风从徐奇手里接过归墟,从里面取出一把折扇之后,背在身后。
李乘风大手一挥。
“走,回均州。”
徐奇跟在李乘风身边,脸上的笑意已经全部消失了。
“已经没事了?”
李乘风点了点头。
“科举之后,跟在我身边的眼线就全部撤走了。”
徐奇疑惑的问道。
“那你为什么还……”
李乘风说道。
“做戏要做全套吗,我在青楼喝花酒的事情很快就会散播出去,那些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知道。
到那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放心。”
徐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他徐奇实在是不擅长。
摇了摇头,徐奇又问道。
“那接下来……”
李乘风说道。
“不急,咱们一路游山玩水,返回均州城就好了。
对了,徐大哥以后就当我的书童吧!一会去买个书箱,然后再给你换身衣服,你一个书童竟然比我这个公子还扎眼,这可不行。”
当两人离开武昌府的时候,徐奇满脸的郁闷神色。
一身劲装和腰间长剑都已经装在了背后的书箱中。
此时的徐奇一身粗布衣服,身后还背着一个书箱,长剑斜插在书箱中。
李乘风却是神清气爽,心情很好,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一路上走的悠哉游哉。
三天后的清晨,贡院外聚满了考生。李双甲和陈文俊也在这些考生之中。
上午十点,几名官差拿着长长的榜单张贴到了告示栏上。
李乘风的名字高居榜首。
李双甲和陈文俊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光芒。
继续向下看去,两人很快就看到了陈文俊的名字。
两人此时已经激动的无以复加。
然后两人就开始失落起来。
当两人看到最后一张榜单的时候,李双甲已经垂头丧气的拉住了陈文俊。
“别看了,我自己什么水平我很清楚,不会有我的名字了。”
陈文俊还是不死心,继续朝下看去。
当陈文俊看到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陈文俊一巴掌拍在李双甲的脑袋上。
“双甲,双甲,最后一名是你,最后一名是你!”
李双甲推开前面的人,快步走到榜单前,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后,李双甲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虽然是最后一名,可毕竟是榜上有名。
三人一起来的武昌府,要是到最后小叔和陈文俊都榜上有名,唯独自己落榜,那还不如……
陈文俊走过来拍了拍李双甲的肩膀。
“好了,好了,咱们得赶紧找到小舅,晚上还要参加布政使大人准备的鹿鸣宴呢。”
看着周围人看来的目光,陈文俊报以歉意的微笑,随后拉住李双甲离开了人群。
等两人走远之后,李双甲这才说到。
“找什么找,小叔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如果他不想让人找到,谁能找到他?
再说了,他是本次的解元,布政使大人肯定派人去找了。”
陈文俊点了点头。
“那咱们给家里写信吧,这种喜讯……”
李双甲摇了摇头。
“不用,所有榜上有名的人,官府都会派人去通知的。”
陈文俊停下了脚步。
“那咱们接下来去干嘛?”
李双甲看了看陈文俊,然后笑着说道。
“走,找个裁缝铺子给你做身像样的穿戴。”
当天傍晚,鹿鸣宴准时开始,数位监考官和阅卷官悉数到场。
所有榜上有名的士子书生也都到了。
唯独解元李乘风没有到。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监考官和阅卷官都是满脸的失望神色。
以往的鹿鸣宴上也有中榜人缺席,可是从没有哪个解元缺席的。
对于这件事,许昌知府和湖广布政使早就知道了。
许昌知府和诸位官员解释道。
“据我所知,乡试结束之后,李乘风就喝了个大醉酩酊,最后还去了胭脂红青楼。
并且再青楼之中写下了一首诗歌。
第二天李乘风就带着书童离开了武昌府。”
那位当初就断言李乘风会是本届解元的阅卷官问道。
“没有派人沿路去找吗?”
武昌知府摇了摇头。
“当然去找了,可是没有找到。毕竟他已经走了三天了。”
那位阅卷官皱着眉头。
“不远千里过来参加科举,可却没等到放榜就离开了,他到底在想什么?”
武昌知府说道。
“根据李乘风考试之后的表现,我推断他可能是觉得自己不可能中举,所以才负气离开了武昌府。”
经过武昌知府的解释,所有人也都释然了,随后鹿鸣宴正式开始,觥筹交错之间,那个未曾出现的解元李乘风自然成了所有人议论的话题。
随后李乘风在青楼中写的诗被人抖搂出来。
鹿鸣宴之后,胭脂红青楼名声大震,春花秋月一夜之间成了整个武昌府的花魁。
李乘风提了字的屏风更是被老鸨当成了镇店之宝。
那首《不负如来不负卿》更是迅速传遍整个武昌府,接着就迅速向全国蔓延开去。
对于这一切,李乘风早有预料。
按照蒋依依的说法,穿越者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过的好,那么第一要务就是隐藏身份。
可李乘风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其目地就是让七十二地煞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同化了。
自己已经不是穿越者李乘风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古代人,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
李乘风还记得那名大夫的话,不管那名大夫说的是真是假,李乘风只能按照他的提议去做。
道理很简单。
如果那个大夫只是在危言耸听,那么一切好说。
可如果那名大夫说的是真的呢?鞑靼瓦刺的战力本就强悍,大明朝又积弊深重,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支撑长久战争。
双方一旦开战,长久之后大明朝必定会输。
到那时候,难道李乘风真能眼睁睁的看着朱七七被送去和亲?
所以李乘风一定要连中三元,然后让嘉靖帝亲自赐婚。
那大夫不是说自己有两年半的时间吗?那就用这些时间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一旦事情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那就率领军队,踏平鞑靼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