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聆 作品

第24章 七杀令

    李乘风就这么走了,身后的人开始小声议论。

    那些曾经被李乘风揍过的自然没什么好话。

    和他们正相反,那些女子们也都在说着李乘风的卖相。

    甚至有人公然反驳着那些公子哥的诋毁言论。

    别说李乘风没听到,就算李乘风听到了也不会上心。

    来到家门前,李乘风轻轻叩响门环,大门很快被打开,老门房看到是李乘风之后先是一愣,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是三公子!三公子回来啦,老爷,夫人,三公子回来啦!”

    关好门之后,看门房跟在李乘风身边嘘寒问暖,李乘风一一作答。

    穿过二进,来到后院,李青山和徐婉都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见到儿子之后,二老都有些激动。

    李乘风摘下背后的归墟,解下腰间的书生意气,郑重其事的跪在两人面前,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父亲,母亲,不孝子回来了。”

    李青山冷哼了一声。

    “你还知道回来啊?你还知道我是你爹啊?”

    徐婉白了李青山一眼,快步走到李乘风身边将李乘风扶了起来。

    “别听你爹的,前些天收到了你二哥的书信,知道你要回来了,你爹高兴的几天都没睡好。

    这不吗,你爹刚才还在书房作画呢,听说你回来了,立刻就跑了出来。”

    李乘风重新背上归墟和书生意气。

    “娘,你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爹,你在作画?画完没有?给儿子瞻仰一下?”

    徐婉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脑袋。

    “从小你就嘴甜,好端端的学墅不上,非要去武当山胡闹。”

    听了李乘风的话,李青山终于也绷不住了,他连忙转过身去,冷哼一声之后说道。

    “让你小子看看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不许在我的画作上乱写乱画。”

    一家三口进入了书房,书桌上放着一张山水画。

    李青山和徐婉已经坐下了,徐婉说道。

    “你爹这副画已经基本完成了,只差名目和题字。”

    李乘风仔细看去,点了点头。

    “好画作。”

    宣纸左边是一座高山,山顶上有一座凉亭,亭下悬挂着一口打钟,有人正在撞钟。

    一条大江在山下经过,岸上有一排枫树随风摇曳,枫叶纷纷落下。

    一座石桥横跨大江两岸。

    桥下有一艘乌篷船,船上点着一顿篝火,一位读书人正在吹笛。

    画作惟妙惟肖,李乘风甚至能够感受到那凄凉孤寂的氛围。

    李乘风说道。

    “爹,这么好的画作为什么不题诗啊?”

    李青山皱紧了眉头。

    “已经想了好多天了,始终没有想到合适的诗句。”

    李乘风一愣,随后便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不可能吧,那首古诗可是流传千古的名篇,父亲饱读诗书,怎么可能不知道那首古诗呢?

    除非……

    李乘风一边磨墨,一边笑着对李青山说道。

    “爹,不然还是我还帮你题诗吧!”

    李青山连连摇头。

    “不行,绝对不行!这可是你爹我呕心沥血的作品,你不能毁了……”

    李青山的话没起半点作用,李乘风已经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徐婉快步走到李乘风身边,刚要训斥宝贝儿子几句,可是当她看到李乘风写的字后,到了嘴边的话直接收了回去。

    “夫君,你快来看。”

    李乘风在画作上方写下了四个大字:枫桥夜泊!

    李乘风又沾了些墨,然后在画作左下角提上了四句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李乘风放下毛笔,笑望向李青山。

    “父亲,我这字写的怎么样啊?”

    李青山不断在嘴里念着那四句诗,满脸的激动神情。

    看着父亲母亲的神情,李乘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枫桥夜泊》。

    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出现张继这个落第书生吗?还是说在这个世界里,张继高中了?

    等到李青山回过神来的时候,早已五十多岁的老人老泪纵横。

    “我儿,大才,大才啊!”

    徐婉说道。

    “夫君这画作的好,乘风的这首诗更好。

    夫君还是叫人把画作装裱起来吧。”

    李青山连连点头。

    “对对对,来人啊……”

    晚饭的时候,那幅画已经被李青山亲自悬挂在了正堂之中。

    就在一家三口吃饭的时候,老门房立刻前来禀报。

    “老爷,夫人,三公子,知府大人陪着位宫里的公公来了,那位公公手里拿着圣旨呢!”

    李乘风放下碗筷。

    “应该是来找我的,没想到这么快。”

    李青山和徐婉一头雾水,跟着李乘风一起来到了前院。

    看到来人,李乘风笑了,来人还是吕芳。

    见到李乘风之后,吕芳微笑着说道。

    “锦衣卫巡狩使李乘风接旨。”

    院子里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

    吕芳打开圣旨,开口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衣卫巡狩使李乘风在岳阳、长沙有帮助朝廷赈灾之功。

    在四川有揭破宁王谋逆有功,两功并赏,特賜李乘风七杀令,持此令可自由出入禁宫,持此令可先斩后奏。

    钦此。”

    “臣,接旨!”

    李乘风这才站起身来,双手接过圣旨。

    吕芳对身后的人说道。

    “来啊,把七杀令交给李大人。”

    立刻有一位小太监走上前来,双手托着一个紫檀木盒,盒子里装着一块长不过五寸,令箭样式的紫金令牌,令牌上刻着七杀令三个古篆。

    李乘风接过木盒,收入袖中之后,对吕芳做了个请的手势。

    “吕公公,真是好久不见了,里面请,里面请。”

    吕芳笑着说道。

    “也不算太久,两年多而已。

    你们在外面候着,我和李大人说些事情。”

    吕芳身后一众人等全部站在院子里,就连均州知府都不例外。

    正堂之中,李青山原本想让吕芳坐在首位,只是吕芳没有同意。

    丫鬟端来香茶,吕芳轻轻抿了一口,李乘风问道。

    “吕公公,七七现在好吗?”

    吕芳嘴角微微翘起,然后赶紧压下去。

    “我还以为你在江湖闯荡了两年多,早已忘了咱们公主了呢!”

    李乘风满脸歉意。

    “怎么可能呢,我是怕配不上七七而已。所以才定下了三年之约,为的就是科举高中,好名正言顺的迎娶七七。”